益起上学丨“一对一助力困境学童”项目,通过提供小额生活费改善学童的困境情况。
每学年提供一个图书大礼包,让孩子享受阅读的快乐,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感受礼物的美好。
通过当地志愿者的全年陪伴,精确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并将快乐分享给您。
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夜晚伴着彻骨的寒气袭来,一个15岁的单薄少年,迈着和年龄不符的沉重步伐,孤身从远处走向自己的家,那个没有人为他点亮一盏灯的家。
打开吱呀的大门,点亮穿透黑夜的孤灯,扔下破旧的书包,小峰熟练却又笨拙的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开始制作为自己果腹的“简餐”。
一个人“享用”完生活的酸涩,小峰小心翼翼地翻开最爱的书本,这一刻,他打开的不只是知识世界的大门,更是给疲惫的身心最好的庇护之所,身边那些无能为力的现实仿佛一下子抛到了云外……
三岁时离异的父母,外地另娶的爸爸,不知所踪的妈妈,呵护他相信他却又撒手人寰的爷爷,还有65岁依然省吃俭用四处打工供他上学的奶奶……
依依不舍地合上心爱的书本,小峰爬上了床,明天还有一样的日常在等待着他。
虽然已是春天,可甘南的夜晚却是凛冽的北风卷着雪花飞舞,仿佛要将这座本就破败的房屋和那小小的身躯吞噬。黑暗中,小峰蜷缩在被煤烟熏透的单薄被子里,听着门板被风吹得吱呀作响,坚强的他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身体的寒冷倒不算什么,小峰早已习惯;贫困艰难的身世,也已被小峰封藏在内心深处;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也懂得;可是这一次,令他深深恐惧的,是他唯一的亲人——奶奶的病情。
为了支撑起相依为命的祖孙俩的生活,更为了坚持送小峰上学,长期过度操劳的奶奶终于无力地倒在了病床上。
小峰把头蒙在被子里,想起放学后去医院看奶奶的场景,想起被病痛折磨的奶奶用她枯枝般的手紧紧握住自己……无数情绪涌上心头,感恩、心疼、担心、难过,还有一边是辍学打工照顾奶奶的心思,一边是热爱读书考上大学的梦想……最终,在奶奶面前,小峰什么话也没有说出口,只能在这个寒冷孤独的夜晚,埋在被子里用泪水洗刷心中的恐惧。
虽然有政府安排的医疗资源治疗奶奶,可年幼的小峰还是整日里提心吊胆,在孩子的眼中,年迈的奶奶生病住院,就是天大的事了,更何况除了奶奶,他再也没有人可以依靠。
在每周都要进行的叶柏阅读课上,小峰的失魂落魄被社工月姐姐看在眼里。下课以后,月姐姐把小峰带到了操场上,和他聊最近读过的书,还有小峰表现最积极的那节阅读课,希望走进他的心房。直到小峰的神情没有那么僵硬,眼睛里闪耀出对阅读兴趣的共鸣,月姐姐才和小峰聊起了自己的生活。
得知月姐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后,相似的经历让小峰终于忍不住了,他问道,“奶奶死了我该怎么办呀?”月姐姐拍了拍小峰的肩膀说,“奶奶不会有事的,而且,还有我们和你在一起。小峰没有说话,只是眼睛里又蒙上了一层水色。
月姐姐那一句“还有我们”,不过是一句客气的安慰罢了,从小面对亲人一个一个离去的小峰知道,这个世上,只有奶奶关心他。
可放学时,月姐姐却出现在了教室门口,她陪着小峰一路回家。
黢黑的房间,昏暗的灯光,烟熏的味道,月姐姐见小峰熟练地开始做饭,便翻起了他从学校借来的书。
除了奶奶,小峰屋里几乎没有出现过别人,月姐姐在一边,他显得有些窘迫。
晚饭后,月姐姐听写了小峰英语单词,还帮他修改了作文句子,这让小峰第一次觉得,除了奶奶,竟然还有其他人在意自己,还有人愿意帮助自己。
如果,月姐姐能经常陪在自己身边,或许,就不会那么孤独了吧?那些沉默寡言就不会变成心里的石头了吧?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温柔体贴的陪伴,这是不是就是妈妈的样子?是不是,自己也可以在心里偷偷地喊她一声“妈妈”呢?
与小峰相似的涛涛,也同样生活在甘南。今年刚满11岁的他,从来没有见过父母,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低保和爷爷的养老金艰难维持。
初见涛涛时,他很羞涩腼腆却格外礼貌。寒风中瘦削的身影和手上皲裂的冻疮,生生刻画出他艰苦的日常生活面貌。
经济的匮乏并没有泯灭涛涛学习的热情,勤学苦读的他特别善于思考。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常常回答不出涛涛的各种问题。
有一次,涛涛含着泪问奶奶:“为什么老太太的头发都那么白那么老了还活着,可我的爸爸怎么就不在了?”面对孙子清澈难抑的眼神,想起肺癌去世的儿子,奶奶只有默默的流泪……在义务教育都几乎难以维系的现实面前,所谓的“死亡教育”更是天方夜谭。
涛涛把这一切都归咎于没有钱,没钱给爸爸治病,没钱留住离家的妈妈,还有东拼西凑借钱的爷爷奶奶,背地里的唉声叹气,他知道,自己的学业也不知道还能读到什么时候……
为了逃避日常的苦恼,更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书成了涛涛最亲密的朋友。那些心里想说的话,原来书里,早有人写了出来;那些生命中的坎坷苦难,原来书里,早有人比他更深刻地经历;那些无法解答的疑惑,原来书里,竟蕴藏着闪光的真理。
在书里,除了获得慰藉,涛涛还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虽然身处偏远性格内向,可他却因此有了许多“朋友”,那些书里的主人公,他们也会孤独,也会痛苦,也会想念,可是他们,更会坚强,更会勇敢,更会承担。涛涛看着他们,便看到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影子。
涛涛的书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有的是从他日日光顾的学校图书馆借来的,有的是从同学们手里央求着换来的。
除了埋头于书海,孝顺的涛涛也总会耐心地读文章给爷爷奶奶听。他知道自己单薄的毛衫和缝补过的裤子,已经是二老竭尽所能提供的最好的衣服,自己的上学之路更是这个家难以负荷的重担,他又有什么理由希望获取更多的书呢?
涛涛所有的感情都藏在心里,即使有太多的话,也从未对爷爷奶奶表达。
“我没有对爷爷奶奶说过感谢的话,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任何语言能够表达得出对他们的感恩。现在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我知道好好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我只希望爷爷奶奶能够老得慢一点,等着我长大。”
在甘南狂风的呼啸中,“知识改变命运”是他唯一能用力抓住的稻草,可是,就连这一点希望,也不知何时就会被现实吞噬……
小峰和涛涛需要的陪伴,是成长的陪伴,更是心灵的陪伴。陪伴他们度过寒冷的黑夜,也陪伴幼小的身心所面临的生活的黑暗。
金钱的捐助容易,一时的助学也不难,更可贵的是长久的陪伴关心,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养成,还有拼搏的毅力以及坚强人格的塑造。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叶柏公益基金“一对一助力困境学童”,不止是助学,还有一份阅读大礼包,志愿者长期的关注陪伴、心灵的呵护与精神力量的养成。
物质的提供是最基础的帮扶,给孩子们上学的机会,追求梦想的机会,改变人生的机会,这才是我们想要给出的答案。
本项目为甘肃省、重庆市、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有需求地区的困境学童筹集生活和学习经费。
资助周期:一学年;
帮扶地区:甘肃省、重庆市、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受助对象:1500名困境儿童;
助学金发放:每学期发放1次,通过小额助学金支持孩子们的生活;
图书大礼包发放:通过图书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快乐。
图书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伙伴,我们根据孩子的学龄、地域等情况,遵循‘趣、爱、梦、悟’的标准精心挑选每一本书。种类包含了绘本、科普读物、儿童文学等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被书吸引,通过书中多彩的画面、有趣的故事和书里人物一起感受爱和被爱,一起或喜或忧,一起有所学有所悟。丰富的图书可以激发学童的想象力,开阔他们的视野放飞梦想。
在日常我们联合当地志愿者、社工、老师全年陪伴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读书、聊天、做游戏,关注每一位受助孩子的成长变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和他们一起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执行计划流程图
在每次回访活动中孩子总能带给我们各种惊喜。孩子们通过大家的支持逐渐变得开朗和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甚至通过阅读课外书当上了班里的阅读“带头人”!我们会将志愿者、社工、老师的反馈形成孩子的《成长手册》,以图文的形式做反馈和大家一起持续了解孩子的快乐成长。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叶柏公益基金(CSWF Youth Education & Study Program)于2013年由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人等爱心人士共同发起筹备,于2014年4月29日正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专项公益基金。主要执行“叶柏书柜爱心一本书”、“心课桌计划”、“益起上学”项目。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捐赠人开具国家统一捐赠收据,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将(捐赠人姓名、开票抬头、捐款时间、金额、支付宝账号、项目捐赠记录的截图、电话、地址)等信息发送邮件至yebaijihua@163.com,或致电给我们(联系电话:18500614429)。基于人工成本、邮寄成本的考虑,叶柏公益基金统一实行“到付”方式,还请您谅解,您可以累计多笔一次开具,按需申请。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