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特征,也是民族传承重要的脉络。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因为没有文字,正在消失或失传,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呈现出弱化趋向。贵州作为少数民族大省,少数民族人口为1405.0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36.44%。同时,贵州许多父母进城务工时,由于家庭经济的约束、城市就学的障碍,不得不将他们的孩子留在家中,从而形成了留守儿童群体,这个群体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为少数民族。我们发起这个项目,一方面帮助少数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传承,另一方面用少数民族母语童声合唱的音乐形式,帮助孩子们树立民族信心,并健康快乐的成长。用音乐滋润孩子们的心灵,用音乐把孩子们带出大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2025年预算:51000.00元
预算项 | 单价 | 数量 | 总价 | 说明 |
---|---|---|---|---|
项目直接支出/物资捐赠/服装及其他合唱团活动所需物资 | 5000.00元 | 1项 | 5000.00元 | 一所学校孩子所需服装、合唱台、谱架及歌本等音乐活动所需物资捐赠 |
项目直接支出/专业人员成本/日常专业老师的补贴 | 1000.00元 | 32节 | 32000.00元 | 5个专业老师,200元/人/次,一周一次一所学校的费用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老师们往返学校交通、餐补、保险等 | 10000.00元 | 1项 | 10000.00元 | 两个学期八个月,每周至少一次往返一所学校的交通、餐补、保险等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费用/项目执行人员的交通餐保险等费用 | 2000.00元 | 1项 | 2000.00元 | 项目执行人员的交通餐保险等费用 |
管理费用/公募机构管理费/公募机构管理费 | 2000.00元 | 1项 | 2000.00元 | 公募机构管理费 |
(1)预算审核说明:公募机构已对本项目的预算进行审核,确认符合制定规范。(2)若项目未达到执行条件,将所筹善款用于同类型项目。
“民族母语童声合唱团”项目致力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的音乐培养,用本民族的母语通过童声合唱的艺术形式,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培养乡村孩子的音乐艺术能力。
项目由音乐专业老师每周一次,定期、持续的对孩子们进行专业、系统的童声训练及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请当地专业音乐老师每周开展课后练习2-3次,让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能力从小得到专业的培养。
计划用一年左右时间,使孩子们具备童声合唱的基本能力和音乐素养,积累一套音乐会曲目:十首布依族语作品及两首古诗词作品。合唱团成熟之后,参加演出、比赛、音乐交流等艺术活动,把孩子们带出大山,也让世界听到中国少数民族的童声作品。
1)、执行地点: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
2)、受益对象:乡村儿童
3)、筛选标准:通过走访了解学校情况,及学生使用本民族语言等情况,再成立童声合唱团
4)、帮扶模式:成立童声合唱团,并通过合唱比赛、音乐交流活动等方式,帮助孩子们拓展视野和建立自信
5)、预期效果:成立布依族、苗族、侗族等多支少数民族童声合唱团,带领孩子们唱出自信、唱出大山、唱响未来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