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生态摄影志愿者在芒市轩岗乡境内拍到了一群萌萌的猴子,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濒危物种——中缅灰叶猴。它们在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部德宏州芒市、 盈江、陇川,主要栖息于江河两岸和低山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 季雨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据当地村民介绍,这群猴子不是新来的,而是村民的老邻居,他们在当地至少已经生活了200多年。
自被专家确认后,芒市的中缅灰叶猴越来越受外界瞩目,更成为芒市的宣传名片、名声大噪,每年吸引数以百计的摄影师到栖息地内一览他们的风采。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栖息地周边的村民,对于这群猴子却知之甚少,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它是一级保护动物,更不了解它面临的威胁。
中缅灰叶猴惹人喜爱,但他们的栖息地并不在保护区内,并且80%的面积属于集体林,与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区域大面积重叠。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村民大面积种植杉木以及石斛、草果等,猴群赖以生存的天然林被杉木林、药材用地隔离,形成“人猴争地”的矛盾局面。同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民砍伐薪柴、放牧也对猴群栖息地造成一定影响。此外,中缅灰叶猴萌态可掬,再加上栖息地内鸟类及其他动植物资源丰富,栖息地内存在盗猎行为,保护形式十分迫切。
结合科考报告中猴群分布和植被类型的调查结果,区内中缅灰叶猴活动范围主要在跌水附近,分布在海拔1400-2000米的山地雨林和常绿阔叶林中。 中缅灰叶猴及其栖息地基本可以代表整个栖息地内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其所受到的杉木林种植、人工林砍伐、林下种植、放牧等威胁因子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针对这些威胁因子所制定的保护行动,能够起到对整个栖息地的保护作用,促进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中缅灰叶猴及其栖息地,也就促进了栖息地内众多珍稀动植物的保护。
自然界是由许多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一种植物、一种昆虫、一种鸟类的消失都会使与他们相关的物种受到影响。大规模野生动物灭绝则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保护野生动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025年预算:229000.00元
预算项 | 单价 | 数量 | 总价 | 说明 |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科普宣传及筹款活动 | 3000.00元 | 2批次 | 6000.00元 | 开展针对公众的宣传及筹款活动:3000元/次*2次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自然探访活动费用 | 15000.00元 | 1批次 | 15000.00元 | 开展15人左右自然探访活动1次,进入栖息地了解保护工作。每人1000元 /次,探访3-5天,含食宿不含交通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人员成本/执行人员工资 | 6400.00元 | 12月 | 76800.00元 | 3200元/月/人*2人=6400元,执行本项目的人员薪资/保险/补贴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自然教育活动 | 2000.00元 | 6批次 | 12000.00元 | 项目执行期间计划共开展6次自然教育活动 |
项目直接支出/专业人员成本/每月进行持续巡护和监测 | 8000.00元 | 12月 | 96000.00元 | 200元/人/天,巡护员4名:每月5天;监测员2名:每月10天,合计每月8000元,1-12月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交流研讨会费用 | 5000.00元 | 1次 | 5000.00元 | 5000元/次 |
管理费用/执行机构日常行政费用/执行机构管理费 | 7200.00元 | 1项 | 7200.00元 | 约为总额的3.1% |
管理费用/公募机构管理费/公募机构管理费 | 11000.00元 | 1项 | 11000.00元 | 约为总额的4.8% |
如果善款未达到执行条件,善款的变更使用方向为:转捐至同类灵长类保护项目。 项目预算为计划实施项目内容,预估为均值,项目费用类型、单价、数量以项目实际支出及财务披露为准。
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将与芒市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合作,在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中缅灰叶猴栖息地开展保护工作:
培育中缅灰叶猴社区保护力量,环境保护工作要得以持续、猴群要得以发展,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当地人。我们希望通过项目,针对栖息地周边社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帮助村民尤其是儿童走近猴群、了解猴群,为保护猴群而行动。
项目计划提升村民对猴群保护的意识,并通过加强巡护监测一方面进一步了解猴群的动态和活动范围,为后期针对性开展替代种植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会进行劝导和报告盗猎行为,为猴群生存发展保驾护航。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