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亚地区的动荡深刻影响地区和世界的变化。约270万阿富汗人因战争、冲突和暴力被迫流离失所。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邻国巴基斯坦包容、接纳了其中140万人。突然涌入的人口加剧了自然资源的短缺。在接收社区,生活可能充满窘迫:
村落之间往往相隔较远,有限的取水点要求居民每天步行数百米前往取水。天气炎热时,没有电源电器贮藏、保鲜食品药品。人们只能烧火做饭,然而木柴价格昂贵。尽管如此,在过去四十年中,为了安置保护阿富汗难民和支持维护地区和平,巴基斯坦付出了巨大努力。
当人道主义应对能力正趋于上限,联合国难民署长期探索用清洁能源应对接收社区和难民家庭面临的挑战:水、电、光、热,就是改变命运的力量。
一切从“种太阳”开始
在接收社区的夜晚,一名阿富汗难民女孩想读书,要经历哪些挑战?在解决生存困境前,她无暇顾及书本。
饮水、烹饪、照明、取暖,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消耗着自然资源。欠发达地区电力、水源的供应非常有限。生活依赖木柴等传统燃料,砍伐树木给当地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同时,巴基斯坦主要的水源来自印度河流域水系,并不充裕。被邻国连续不断的冲突波及,现有水利设施易受暴力破坏。涌入的人口使燃料价格居高不下,也让水资源危机愈演愈烈。阿富汗境内局势不稳定,难民在巴基斯坦的避难不得不持续数十年,进一步摊薄匮乏的资源。原本包容共生的人文环境遭遇挑战。

(图片来源:UNHCR)
困境中,冲突和暴力在匮乏的环境中从未消失。偏远地区,儿童、妇女、老人在数百米的取水路程中,遭遇威胁、暴力等不安全因素很高。缺水,还意味着卫生条件恶劣。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这也催生了新的不平衡。
(图片来源:UNHCR)
为基本生活而挣扎时,对人的赋能是一种奢望。每天,仅仅是走更远的路、花更长时间捡木柴,主要负责家务的儿童、女性可供学习的时间就会进一步缩短。在室内勉强用蜡烛和篝火照明,失火、失明的风险不容忽视。
(图片来源:UNHCR)
这样的困境不是一次性的单向支持能够短期应对。2021年,目前联合国难民署正在携手合作伙伴改善接收社区的能源使用条件。一切从“种”太阳开始:为含难民、当地居民在内的两万户分发家用太阳能灯、高效节能炉灶。可独立使用的循环能源设施在社区、学校、医院,把一户户曾经孤立应对困难的家庭链接在一起。无论是阿富汗难民家庭,还是长期居住于此的巴基斯坦居民,清洁能源将为合计12万人安全、便捷、高效的生活。
(图片来源:UNHCR)
无论是昏暗的角落还是漫长的夜晚,安全和秩序得到守护;医院和卫生站获得不间断的电力,医学检测和治疗不再因为停电陡增风险;更及时的医疗支持,阻止苦难因疾病进行代际传播;校园以更灵活的时间开放。儿童、女性拓展行动空间,即便在夜晚也有机会读书学习。那些明艳饱满的知识,即将贡献更大的能量。
(图片来源:UNHCR)
用爱赋能,不间断的力量
联合国难民署已启动中长期策略,致力于支持巴基斯坦建立更完善的清洁能源使用体系。未来三年,除了铺设太阳能设施,2022年,联合国难民署将太阳能进一步结合风力、水能建立分散式的清洁能源循环系统。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立体改善人们生存必须和从事生产劳作所需的能源使用格局。2023年,在难民和巴基斯坦居民共住的乡村继续建设可再生能源的微型电网系统,在远离或缺乏国家电网覆盖的地区实现用电便捷。
(图片来源:UNHCR)
电力充足后,太阳能将替代驱动水泵、水井的传统燃料。使更充足、清洁的水资源能够有效惠及偏远地区。同时降低水源传播疾病风险,助益防疫工作。科技将遭遇重重苦难的人们重新纳入便利、安全的生活。当无需再为能源短缺造成的困境而感到焦虑,人的潜力得到更大的释放。
(图片来源:UNHCR)
放眼长期,清洁能源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合作伙伴,正在接收社区对难民青年进行职业培训,以便在社区里长期保障设备运行。
(图片来源:UNHCR)
与此同时,联合国难民署还将进行倡导活动,支持所有居民正确使用能源设备,节能节水。我们并非为应对某一场单独的危机努力,而是致力于形成长期的合力,共同参与塑造更可持续的社区环境。
(图片来源:UNHCR)
成为制造光明的人
此刻,在巴基斯坦正深受新冠疫情困扰。在与阿富汗交界的奎达地区,一名女性如果身体不适,Marzila和她的同侪会在第一时间冲上一线,就如同她从小梦想的那样。她所在的诊所位于一个贫困的小村落。居住在这里的难民数量众多。联合国难民署携手合作伙伴,长期致力于在奎达修建基础设施,为应对新冠疫情还专门为一些医院捐赠了医疗设备。现在,不间断的电力可以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片来源:UNHCR)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难民女孩获得的教育机会极为有限。而在这里,大多数阿富汗难民是不到25岁的年轻人。更多光明鼓励家长允许和Marzila一样的女孩走出家门,即便在晚间也能去学校灵活学习。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自身发出的光和热,正在为更多人缔造新的希望。
从2009年至今,联合国难民署通过惠及难民和接收社区的项目,已累计支持1240万阿富汗难民和巴基斯坦民众,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其中85%的受益人是巴基斯坦当地居民,15%是阿富汗难民。当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健康、自力更生等多重项目,能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洁能源,是巴基斯坦能源体系的未来。
(图片来源:UNHCR)
在全球,联合国难民署长期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系统在全球多地改善难民和接收国居民的生存环境。通过清洁能源解决方案降低环境对难民和接收社区的影响。2019年,联合国难民署发布了《可持续能源全球战略》,提倡可持续的家庭能源技术,并且将接收社区和各个利益攸关方纳入其中。难民因冲突和不幸到来,并不意味着必然给接收社区的环境和资源带来损失。
在亚洲,联合国难民署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合作持续致力于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共生。
在中国,联合国难民署携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期待为正处在复杂环境中的巴基斯坦带来新的希望。
感恩您与我们共同努力,让清洁水、动力、光明、温暖,重塑许多人的命运。我们相信可持续发展可以终止暴力,促进和平。
项目预算
2023年预算:1064388.72元
预算项 | 单价 | 数量 | 总价 | 说明 |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费用 | 31915.00元 | 1次 | 31915.00元 | 对该项目进行整体评估(由于该项目所需经费较高,在中国互联网平台所筹集善款只支持其中部分经费,金额为63830元) |
项目直接支出/物资捐赠 | 664.09元 | 20套 | 13281.80元 | 为20个最脆弱家庭分发家用太阳能设备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 | 957.45元 | 50人次 | 47872.50元 | 为难民提供职业培训和环境保护培训 |
项目直接支出/物资捐赠 | 53186.35元 | 3套 | 159559.05元 | 为当地难民接收社区建立3套共用太阳能设施 |
项目直接支出/物资捐赠 | 354256.50元 | 1套 | 354256.50元 | 协助当地建设分散式电网1套,由于该设备所需经费较高,在中国互联网平台所筹集善款只支持其中部分经费 |
项目直接支出/物资捐赠 | 351065.00元 | 1套 | 351065.00元 | 协助当地建设微型发电设施1套,由于该设备所需经费较高,在中国互联网平台所筹集善款只支持其中部分经费 |
管理费用/执行机构日常行政费用 | 62266.74元 | 1次 | 62266.74元 | 用于支持执行机构管理费运营成本 |
管理费用/公募机构管理费/公募机构管理费 | 44172.13元 | 1次 | 44172.13元 | 用于支持公募机构管理费运营成本 |
(1)预算审核说明:公募机构已对本项目的预算进行审核,确认符合制定规范。
(2)本项目涉及的机构发起人、主要捐赠人以及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慈善组织、受益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根据我机构相关财务规章制度,对于应在招投标范围内的采购、委托事项,我们将开展三方比价或公开招标,确保善款的合规有效使用。
执行计划
“支持带路国家绿色发展”依托联合国难民署在巴基斯坦的清洁能源倡议。在联合国难民署和全球合伙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在巴基斯坦境内多地落实,同时支持社区内的阿富汗难民和巴基斯坦居民的清洁能源可持续使用。
本项目所筹集的善款将进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公募账户,继而用于在巴基斯坦实施三年期的具体项目执行。
在巴基斯坦,联合国难民署长期致力于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2021年至2023年计划累计支持含阿富汗难民家庭以及巴基斯坦居民在内的3.5万户家庭。
2021年计划投入250万美元用于为2万户家庭分发家用节能设备,并在社区层面建立太阳能设施
2021年年中至2023年年底,计划投入200万美元用于在接收社区建立风光互补、水光互补的清洁能源使用系统,并最终建立微型电网。这将使1.5万户家庭获益
此外,还将培养500位难民青年进行能源相关工作。并为500名难民妇女提供环境保护相关教育。
你的每笔支持都将在巴基斯坦化为水、电、光、热,赋予人们重启新生的力量。
项目效果
你的每笔支持都将在巴基斯坦化为水、电、光、热,赋予人们重启新生的力量。
项目执行能力说明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也是2016年9月1日《慈善法》实施以来,全国首批认定公募资格的16家慈善组织之一。
关于我们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全国性一级学会,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办。
捐赠回馈
票据说明
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截屏文件、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1)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2)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3)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4)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善款接收: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具有国家民政部许可的公开募款资质)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3、为确保项目执行等原因,执行团队或有变更,并向社会公开。4、募集资金可以用于类似执行团队和类似项目。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