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暖三川爱心志愿团成立于2012年12月7日,是一个由三名来自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的大学生发起并组织其他各校优秀大学生以“三川学子,爱汇故乡”为初衷成立的跨省、跨学校、跨专业的自发性的从事慈善非盈利性公益团队,旨在凝聚全国优秀大学生以及各社会机构的力量,致力于贫困地区中学生的教育扶贫活动,助力青海东部地区的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领袖。暖三川爱心志愿团已于2013年-2019年连续七年寒假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顺利开展为期半个月左右的支教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当地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改善学习习惯,开阔视野,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一致好评。
2013年第一届支教活动共招收学生101人开设了 特色实践、英语、数学和物理课程。

第二届相比第一届,规模有较大的扩大,组织架构更加完善。志愿者为了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精心编制了自己的讲义。同时开设特色课程,如:志愿者白进伟的“突破自己”、志愿者孟州令的“推拿专场”、志愿者马学鹏的“土族文化了解”、志愿者李文兴的“地质构造浅析官亭盆地”等一系列有趣课程。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很多孩子一改当初的羞涩和胆怯,能够积极和志愿者老师交流。很多学生说他们将来一定会以志愿者身份参加暖三川,成为志愿者,为家乡教育事业尽力尽责。

第三届暖三川,规模持续扩大,同时突破以往的小班教学模式探索最佳的教学方法。因神秘爱心人士捐助,为暖三川开启投影教学时代,为支教增添了新的科技元素,随着暖三川的影响力的提高,第三年加大了对贫困优秀学生的帮扶力度,设立了暖三川爱心基金会,以捐助方式开展助学扶贫活动,激励诉孩子勇敢追梦,努力向上。三川地区出现了“夏有彩虹,冬有暖三川”的顺口溜。

第四届暖三川愈发壮大,也出现了很多表现出色的成员。17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不远万里齐聚西北。第四届暖三川实践课内容丰富多彩,包括多米诺骨牌、辩论赛、五子棋比赛等多种内容;文体类课程包括音乐、舞蹈、武术等;心理课程则包括青春期烦恼疏导、自信建立等内容。此项改革旨在帮助三川孩子在复习功课、巩固知识之余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让他们加强自信,变得更加勇敢。秉着“对话心灵,启迪心智”的主旨,本次支教活动的创新之处还包括“走班制”教学和“选课”制度。在“走班制”制度下,孩子们得以在各科教室感受不同的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

第五届支教活动继续坚持往届“走班制”模式,通过学生自主选课,老师能者居者的方式优化“走班制”;通过强化卷面练习、学生上台给学生讲题、互助学习小组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清楚自己的学科薄弱环节,可以单刀直入探究解决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课、文化课等学生乐于接受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团结意识、自我认知力,进一步拓宽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广度,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响应国家重视母语的号召,加入语文课程,并由支教经验丰富、毕业于师范大学的志愿者担任语文老师,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想学语文、爱学语文,摒弃以往对语文爱学不学、不重要的偏见。

第六届秉承着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采取了“文化课程+实践课程”模式。文化课方面初一年级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初二年级开设了数学、物理、英语,初三年级开设了英语、物理、数学、化学;实践课方面开设了医疗急救知识、辩论赛、趣味心理学、趣味运动会等。“文化课+实践课”的模式既夯实了学生们的文化基础,又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既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所有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邀请到残奥金牌教练员汪成荣、青海民航监管局副处长李彬来校跟孩子们进行座谈交流,交流期间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学习,走出青海,同时心念家乡,学成归来为家乡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七届暖三川仍旧采用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为学生们辅导复习上学期所学文化课程外,开设了众多兴趣课,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宣传工作是第七届的一大特色,获得了往届前辈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了“与君相期,不见不散”、“小暖日记”、“回忆录”等栏目,深入细致地为广大关注小暖的爱心人士介绍了第七届支教活动的点点滴滴。 第七届开创性地举办了“趣味运动会”、“毕业典礼”两项大型活动。在运动会中,邀请到了著名国家级教练汪成荣先生莅临现场带领学生们进行热身活动;毕业典礼中,以班级为单位编排了众多精彩节目,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并颁发了优秀学生奖学金,鼓励大家半尺杆头,更进一步。联络到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温暖冬衣”活动,为孩子们捐赠冬衣共计19件。

项目预算
1、【项目预算】
第九届暖三川爱心支教志愿团计划于2021年7月26号至8月17号在青海省民和县北山新区史纳学校、满坪镇中心学校、官亭镇中心学校、杏儿乡中心学校进行义务支教,支教采用文化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为学生们辅导复习上学期所学文化课程外,拟开设众多兴趣课,为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在这一些列过程中所筹得的资金全部用于团队工作,以教学用品,孩子学习奖品,志愿者保险等。具体资金预算见下表。




公众筹款目标:61913元 公众筹款目标=项目预算95%(即58817元)+公募机构监管支出5%(即3096元)
2、【善款使用预案】
如果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在征求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剩余善款将用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腾讯乐捐平台认领的其他项目,并将公示善款变更说明。
3、【管理费说明】
募集善款的5%将作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含项目调研、评估、审核、回访等相关费用)、一线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运营人员、财务、志愿者补贴等)、必要的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捐赠票据回寄等)。
执行计划
项目时间:2021年7月至8月开展线上筹款并执行,9月进行总结结项。
项目地点:青海省
秉持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我们对志愿者们的学科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经过一个月时间的筛选,第九届暖三川爱心支教志愿团招募正式结束。一共有88名志愿者脱颖而出,他们扎实的学科能力,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以及对支教活动的热忱,使得他们进入了小暖的世界,有机会去释放他们心中的热情!




暖三川寒假支教项目已执行7年,先后有1042名当地贫困初中学生直接受益。
项目效果
暖三川寒假支教项目已执行7年,先后有1042名当地贫困初中学生直接受益。
项目执行能力说明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是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理念为以仁爱为本,解困者之忧,尽社会之责,行天下之善。2020年度的公益收入440229173.41元,公益支出347500004.09元,专业地扶持地方公益发展,善待捐赠人的每一笔捐款,并将每一笔善款最快地送到受助方手里。如项目在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剩余善款将用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腾讯乐捐平台认领的其他项目,并将公示善款变更说明。
关于我们
暖三川成立于2012年12年7日,是全国高校大学校自发组织的公益性团队,旨在凝聚全国优秀大学生以及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开展贫困地中学生的教育扶贫活动,同时积极助力青海西部地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领袖。暖三川爱心志愿团已连续七年在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举办为期半个月左右的支教活动,并且在当地取得较好的反响,在三川地区出现了“夏有彩虹,冬有暖三川”的俗语。
捐赠回馈
票据说明
感谢您的捐赠,为保障每一位捐赠人的权益,您可以向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申请捐赠票据。
由于邮寄成本需要从善款中出,为降低捐赠票据的邮寄成本,使善款最大程度地用于公益项目执行,我们将为捐款累计达100元及以上的用户邮寄捐赠收据;捐赠未满100元的用户,需要您到付邮费,请您谅解!
如果您的捐赠是在48小时至30天内,可以直接在“腾讯公益-个人中心”进行线上申请,申请后可在个人中心查看处理进度。如已通过个人中心申请,请耐心等待,建议不要通过邮箱等方式重复申领。如果超出30天,或要开具企业抬头发票等其他诉求,请将交易单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发至chenshuqiang@csaf.org.cn,经确认后我会会尽快回邮捐赠收据。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