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我们想要的美好世界从不会凭空而来
面对日益严峻的地球生态环境,22年间,绿家园伙伴与志愿者一步一踏实地走在环保行动的前沿。
乡村的环境守护者2014年,距老罗(化名)家茶园的一条土路之隔的地方,有一家水泥厂开始生产了。原本想着企业的入驻可以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但自从企业入驻后,老罗的茶园出现了逐年减产的情况。为改变现状,老罗三天两头向村镇投诉,但得到的答复始终无法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村民们的生计无法着落。
污染问题迟迟未得到解决让老罗感到无助,直到他遇见了绿家园。2015年12月,老罗参加了绿家园举办的家乡环境守护者培训会,由于家住泉州,路程远,他所在的地方没有开通动车站,为了能赶上环境守护者培训会,他凌晨三点便起床乘坐大巴赶往福州,第一个到培训会的场地,等待着培训的开始。
老罗在培训会上与绿家园顾问交流家乡污染问题
老罗拍摄的企业污染废水偷排
经过多次的学习及日常沟通指导,他学会了如何与政府部门有效沟通,如何收集污染证据及撰写投诉材料,2015年至今,他反映了众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推动家乡多个环境问题的解决。
南星溪的改变“我小时候喝的都是南星溪的水,还可以下去游泳、摸鱼,但是后来水慢慢变脏了,现在的水都是又黑又臭的。”2017年,永春县政府出台了总体治水规划,南星溪作为脏乱差的典型,被纳入整个桃溪流域支流的子项目中。治水开始时,村民期许:“希望能够让南星溪恢复儿时的干净”。环境整治是第一步,绿家园更关心的是后续如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带动村民持续守护好这条溪。
改造前后的南星溪
在2017年至2019年间,绿家园多次前往南星社区,开展南星溪环境调研,同时面向村民开展环保课堂,引导村民了解家乡环境,参与家乡环境治理与保护。可喜的是,随着南星溪环境的整改和环保课堂的学习,村民的环保意识和积极性都有所提升,开始很配合去保护家乡环境了,村民伯伯说:“溪流环境卫生状况比以往好了许多,我们更愿意去溪边散步了。”

南星社区村民变得更自觉地保护家乡环境
为了可持续保护南星溪,在当地水利局工作人员、南星社区村民和绿家园的多方努力下,2019年1月份当地正式成立了绿家园南星溪环境守护站,以当地居民为主组成一支守护南星溪的志愿者队伍。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而努力。
公益诉讼守护环境底线汉江是湖北襄阳市最主要的水系, 是长江最大支流,是襄阳市最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及纳污水体。绿家园经过调研汉江水污染发现,宜城市襄大农牧有限公司违反项目环评报告和批复规定,没有建设农田灌溉设施,养殖废水经污水站后,经排污管道排入流经厂区的泉水,经南干渠流入莺河二库,最终流入汉江。
养殖废弃物直排在河道里
2018年的7月,志愿者们在户外40度的高温下,调研现场,被阳光炙烤的水渠,被厚厚的排泄物覆盖着,相互乱撞的苍蝇让我们几度忘记,这里是一条河道。
为保护汉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绿家园提起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并追加了为企业贷款的两家银行为连带责任人,应共同承担环境修复责任。目前案件正在武汉海事法院审理中。
我们做了什么?
今年是绿家园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第22个年头。
自成立以来,绿家园一直在致力于搭建一个让更多人快速参与环境保护的空间和平台,通过环境教育的普及、基础的污染监督引导、群策群力的环境守护站,降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门槛,提高大众环境保护的专业性,最后以法律手段捍卫环境保护的底线,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凭己之力守护自己的家乡。
截止目前,已在福建9地市超过60个地区800余个村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共有53471人参与环境守护行动,推动了超过300起环境问题的解决、16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孵化了13家下设机构,建立了5座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培育超过1000位村民成为家乡的环境守护者,影响3500人以上高校师生、市民、亲子家庭、中小学生,发展来自全省各地的环境志愿者上万余人。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在做的一些事情,会对未来人们的生活和整个地球造成影响。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问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唯有行动才能改变未来
希望未来有一群环境守护者继续结伴前行!

更多资讯,请关注“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
项目预算
1、【项目预算】
筹得善款将重点用于支持河流环境调研、环境公益诉讼、环境教育、生态环境共治研讨会等项目执行、品牌建设、推广费用,及水电物业、办公日常支出等。


2、【管理费说明】
本项目实际筹款的0%将作为无锡灵山慈善基金会项目管理费用;实际筹款的10%为执行机构管理费,用于执行机构办公场地租赁、水电物业等成本,详细内容见预算表。
执行计划
在未来的一年内,我们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一、进入学校、社区开展环境教育,引导公众关注环境健康,提升环境素养
开发完善环境教育课程,并招募培训环保讲师进入学校、社区等面向学生、亲子家庭及市民等开展环保课堂及科普活动,引导更多人关注环境健康。
二、培育更多人成为家乡环境守护者,提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力
家乡守护者是以污染受害者、高校学生为主的关注家乡环境的公众,在项目期内,计划培育指导30名家乡守护者,参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协助当地环保局执法、与政府和企业进行良性沟通与互动等。
三、举办生态共治研讨会,推动各环境责任主体对话
为加强绿色司法推动过程中的重要议题的研讨与对话,与诸多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实务研究的专家、学者、社会组织一同,举办全国性生态共治研讨会,推进环境治理的多元主体对话协作,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环境治理的良好格局。
四、以司法利剑,为碧水青山护航
将环境守护者发现的典型环境问题纳入环境公益诉讼案源库,支持培育当地村民推动污染解决,多次沟通投诉无效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作为最后一道底线,以个案推动行业或地区环境问题改善。
推动更多人成为环境守护者,而非破坏者、受害者,为孩子们留一片碧水青山
项目效果
推动更多人成为环境守护者,而非破坏者、受害者,为孩子们留一片碧水青山
执行能力说明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成立以来,聚集了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大学教授、环境工作者、律师法律援助团队,组成了30人的专家队伍。截止目前,已在福建9地市超过60个地区800余个村镇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了超过300起环境问题的解决、16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案,孵化13家下设机构,建立5座农村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培育超过1000位村民成为家乡的环境守护者,发展来自全省各地的环境志愿者上万余人。
关于我们
福建省绿家园环境友好中心创办于 1998 年,于2006年在福建省民政厅正式注册,属于中国最早成立的专注于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民间组织之一。自成立以来,绿家园关注在经济高速发展下人为行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培育民间力量,并建立快速解决环境问题的环保支持型平台。
作为参与社会共治的重要主体之一,绿家园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持续关注企业的环境风险,对不符合环境检测标准、污染治理效果差和对生态造成重大破坏的企业违规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推动超过120家企业进行环境风险整改,实现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进而提高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事前治理;为保护水环境的健康,机构以福建28个流域段作为试点,开展水环境监测调研,连续五年联合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闽江学院、福州环境科学学会等举办水环境保护研讨会议,形成科技工作者建议;2015年绿家园与自然之友携手提起中国第一例环境公益诉讼《南平生态破坏案》并获胜诉,该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环境侵权十大典型案例之首,并发起中国第-个生态共治平台,连续三年联合福州大学法学院,自然之友推动并举办生态环境多元共治会议,邀请各生态共治主体共商环境
捐赠回馈
票据说明
1、灵山慈善基金会可为支持本项目的爱心人士开具合法的公益事业捐赠票据;2、基于人工、邮寄成本等因素考虑,我们可为每笔捐赠100元以上、有发票需求的捐款方开具并邮寄纸质票据(100元以下的捐赠,如有需要,可发送票据扫描件);3、如有其他意见和建议,欢迎发送至我们的工作邮箱:weiailianquan@lingshanfoundation.org,感恩您的信任和理解!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