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感谢美国某机构对中国姓氏文化保护的努力, 接下来,请交给我们
大多数人应该不知道,我们中国人祖祖辈辈相传的姓氏文化却被美国人以微缩胶卷的形式默默保护着。美国某机构保存了大量的中国家谱照片,并先后在台北、北京等地建立了华人家谱研究中心。但,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只有影像,更不能由他国友人来帮助我们保护和研究,而应由我辈中华儿女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所以,接下来,请交给我们,用我辈中华儿女之手,让中国姓氏文化重现新生!
五千年灿烂文化,让我们除了自豪还是自豪。近百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优秀家风传统退出时代前沿,但我们内心深处对大家庭温馨的向往,却从未消失。家离不开国,国也离不开家,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让我们一起迎接姓氏文化的早日复兴,重温大家庭的温馨和睦!

先辈一笔笔用心写下的家谱,我们有能力,也应该更加用心地去呵护。热心的国际友人能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却无法取代我们文化的传承。家谱历经千百年传承,定期重修,只因它是族人心中念念不忘的骄傲,冰冷的微缩胶卷,不应是它们的归宿。是时候让那些祖祖辈辈热忱的寄托和对后世的叮嘱,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

2015年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成立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1995年开始,在成都,我们用20多年时间妥藏了数百个姓氏近20000套原版家谱,数万件各类姓氏文化文物。正因这份积累,2015年,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建立了一家姓氏文化民办博物馆。在帮助上百个家庭找回族谱后,我们更坚信,我们有能力让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扬下去!

万里长征,我们以专业严谨的态度从头做起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利在千秋,虽工程浩大,但值得我们从头开始。5000年来,姓氏文化一直滋润着华夏民族“家齐则国治”的理想,正因笃信它的价值,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将保护姓氏文化作为终生的事业,从家谱等文物的收集,到文化层面的研究,到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博物馆与姓氏文化研究中心的先后建立,是民间率先进行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两项成果。
文献资料与研究工作是文化复兴的基石,理应获得最高重视。姓氏文化传承的第一步,是要开展约20000册馆藏家谱的研究工作,而研究工作的前提是要有研究的资料。在确保原始文献文物资料不受到损害的前提下,我们将每册原版家谱复制一册、复制品再复印一册,其中复制件用于展陈,复印件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希望让失传已久的家谱原貌,有机会重新回归大众的视野,不要若干年后再去国外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源!
多年的文物收藏经验,让我们的复制影印工作,从一开始就专业而严谨。虽然卷轶浩繁,我们仍严格依据《古籍图像数据采集流程及技术规范》聘请业内专业人士进行家谱标本的拆线、扫描、线装、裁切等工作,全程传统手工,纸张全部定制,确保1:1还原效果。
随后,复制品的展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由于工程浩大,远超民办博物馆力所能及,而姓氏文化濒危,因此我们在咨询相关文物保护部门后,依托于公益基金,希望借助全社会力量,让姓氏文化早日复兴;让华夏大地,再次充满家文化的温暖!


我们是谁
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是国内乃至世界唯一以收藏姓氏文化文物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收藏了357个姓氏家谱约20000套,另有320个姓氏祖宗牌位4000余个,各姓氏家训牌匾、祠堂堂号牌匾、祖宗画像等各类姓氏文化遗产合计逾3万多件,填补了国内姓氏文化文物收藏、研究、展览的空白。2016年8月博物馆在成都市红星路35号成立了一个姓氏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邀请历史、文化、人口、考古等领域专家共同对博物馆藏品进行研究整理。博物馆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进入社区、学校、机关等场所开展了姓氏文化家风家训的教育、宣传、展览、研讨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为弘扬传统文化,呼唤道德回归,凝聚华人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将如何使用善款
1.首批家谱标本的复制影印项目的筹款总目标额为2000万元,我们本次发起筹款额度为300万元,用于第一期的相关复制影印工作;
2.所有善款均会专用于家谱标本的复制、复印及相关支出。博物馆共有家谱标本20000余册,由于家谱标本每册的开本大小及页数不等,无法全数统计,只能预计单页所摊销费用,具体用款将按实际复制复印家谱数量支出并公示;
3. 家谱标本每页复制复印价格根据开本大小30—50元/页,包括以下内容:
人工费(复制工艺流程中将采用全手工,包括家谱标本的拆线、扫描、扫描件处理、宣纸打印、压痕对折、线装、裁切等)、材料费(主要为定制宣纸、打印纸、墨盒、函套等)、包装费(需要对待复制家谱标本进行专业包装避免损毁、复制、复印品的包装)、运输费(家谱标本及复制、复印品的运输)、措施费(对家谱标本进行防虫防蛀、驱虫杀虫、去霉防潮等预防性保护措施)、其他不可预见费等 。
发票索要说明
感恩您的支持。无论捐款多少,捐款人均有权要求获得捐赠票据,但基于人工成本、邮寄成本等方面考虑,我们暂时将为捐赠达到200元以上的网友开具票据,请在捐赠完毕后将捐赠人姓名、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截图、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反馈到成都市慈善总会邮箱2667540129@qq.com索要发票,经确认后我们会尽快以挂号信方式寄出由成都市慈善总会开具的捐赠收据。如有疑问,请联系028-87030706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成都市慈善总会于2009年12月成立,它的前身—成都慈善会于1995年5月成立。多年来,在做好日常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等救助工作的同时,坚持开拓创新, 发挥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让成都慈善事业像“阳光”一样温暖着全市城乡贫困群体,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百家堂文化基金成立于2016年11月,它由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与成都市慈善总会共同发起,致力于保护、挖掘、整理与研究中国传统的宗族文化,使传统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下,持续发扬光大。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