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在名人因为抑郁症而离开的背后,你关注过那些沉默的底层抑郁症患者吗?
提起抑郁症,我们所知道的往往来自于媒体的报道,三毛、张国荣、张纯如、崔永元、乔任梁......这一长串的名单很容易让我们认为,抑郁症是一个比较“高级”的病,名人、精英才容易得。
事实上,任何阶层的人都可能得抑郁症。相关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9000万的抑郁症患者,这其中,最大的人群并不是社会精英,而是沉默的大多数——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项调查表明,美国85%-95%的严重心理疾病患者是失业者。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得了抑郁症之后,始终都不自知,也不为人所知。
67%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的想法与行为,15%-20%的抑郁症患者最终自杀成功。我国每年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人达20万。
(《女主播抑郁症日记》的作者蒋术:患病的时候,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吃一口饭、走出家门,或者没有想到要死,这对我都是极大的进步)
由于病情的困扰,大多数中重度抑郁症患者连起床、刷牙、烧一壶开水这样简单的生活琐事都很难完成,更别说应对工作。在病痛与现实生活的双重折磨之下,失业的抑郁症患者群体自杀风险更大。同时,一个失去工作能力的抑郁症患者,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
由于对于抑郁症的科学认知缺乏,病耻感作祟等原因,很多抑郁症患者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据调查,中国有62.9%的抑郁症患者从未就医,只有10%的患者接受过正规药物治疗。
你知道正规的治疗可以让抑郁症患者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吗?
随着医学的进步,抑郁症患者通过及时就医、持续足疗程地服药,可以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今年的教师节,天津南开翔宇中学的高三班主任刘野收到了刚毕业的学生们纷纷寄来的教师节贺卡,他们很多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学。拿着贺卡的刘野心中感慨万千,10年前的她,曾是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23岁那年便尝试过自杀。之后,刘野被家人带着四处求医,在接收了正规的治疗之后,她幸运地重返教师岗位,教书育人,并且获得市级优秀英语教师等多个荣誉表彰。
(刘野和她的学生在一起)
四年前,知名媒体人张进罹患抑郁症,一度被同事誉为“编辑快刀”的他连一篇文章都无法读完,不得不离开心爱的新闻岗位。在去专业医疗机构主动求治,并积极配合治疗后,他最终从抑郁症的地狱中归来。目前,张进不仅担任了《中国改革》的执行总编,还创办了在抑郁症群体中非常有影响力的《渡过》公众号,把自己这几年对抑郁症的研究和经历都分享出来,帮助更多病友。
(张进和抑郁症患者交流分享)
和我们一起帮助底层的抑郁症患者能及时得到正规的治疗!
抑郁症安心计划旨在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失业抑郁症患者提供每个月1000元,连续6个月的医疗补贴,让失去工作的抑郁症患者能够安心地持续用药,提高用药依从性,尽快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像刘野、张进一样,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感。
本项目第一期目标将为北京、上海地区的200名失业抑郁症患者提供6个月的医疗补贴,项目周期为期2年。

注:项目实际总预算为1404255元。项目总预算=项目预算94%(即1320000元)+公募机构监管支出6%(即84255元)此部分费用将作为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包含项目调研、评估、审核、回访等相关费用)、一线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运营人员、财务、志愿者补贴等)、必要的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捐赠票据回寄等)。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会认真对待每一个公益项目,希望更专业地扶持地方公益的发展,希望每一笔善款最快地送到受助方手里,善待捐赠人的每一笔捐款。

(2016年每个月25号举办的尚善知心沙龙,都会邀请一位走出抑郁症的朋友来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验,鼓励更多的患者)
我们是谁?
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2年10月25日,是国内首家关注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治及抑郁症知识普及的公益基金会。秉承 “关爱精神健康,促进抑郁症防治” 的宗旨,致力于促进抑郁症防治的宣传普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经验交流,并长期为相关公益组织和优秀人才提供资助。

发票开具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将为捐款金额100元(含)以上的乐捐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希望爱心用户按需申请。(需要捐赠收据的必须将交易单号、商户单号、QQ号、发票抬头、金额、捐赠渠道、捐赠日期、联系电话、地址、邮编等信息发至kongjingwen@csaf.org.cn,经确认后我会会尽快回邮捐赠收据)。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尚善是国内首家关注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治及知识普及的公益基金会。秉承“关爱精神健康,促进抑郁症防治”的宗旨,致力于促进民间抗郁联合行动的发展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借助互联网科技,搭建抑郁症防治公益平台——【尚善健心】小程序,持续深入地在精神健康公益领域探索前行。为关爱失独父母精神健康,持续开展暖心公益行动,并搭建了失独父母在线精神家园——【尚善暖心】小程序。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