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种神秘的生物--雪豹
雪豹,大型猫科食肉动物,因其长相似猫,又有几分猫咪的萌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雪大喵”。它生活在高海拔地区,雄踞在冰峰雪岭之上,行踪诡秘。“只见豹皮,不见豹影”,著名学者夏勒在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考察雪豹几十年,也只能发出这样无奈的感叹。

由于雪豹的栖息地地形险峻,增大了野外调查的难度,其种群数量至今尚未得到精确评估。据估算,中国的雪豹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占到全球总数超过60%,对雪豹的保护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喀拉昆仑山以及帕米尔高原为雪豹及其猎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新疆成为我国重要的雪豹分布区域。
顶级物种,艰难求生
调查发现,食物链中的顶级生物、被称为“高海拔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气压计”的雪豹在新疆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1、雪豹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数据较少 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人类难以进入其险峻的栖息地,加之雪豹隐秘的天性,使得人们对雪豹的了解有限,掌握的雪豹种群的数量、时空分布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等数据有限,为开展科学、合理的雪豹保护带来了不便。 2、人兽共存问题 以乌鲁木齐郊区为例,由于雪豹猎物数量陡降,人类活动的区域与雪豹的栖息地部分重合,出现了雪豹严重捕杀家畜的现象。荒野新疆雪豹项目团队在2015年—2016年的调查中发现在乌鲁木齐南山地区的两个牧业队共损失家畜超过数十万元,雪豹捕杀家畜的数量已超出了牧民的容忍度,报复性猎杀的威胁已然形成。

3、公众缺乏保护雪豹的意识 无论是当地百姓还是城市居民,对雪豹的认识都比较缺乏,对雪豹的重要性及雪豹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系统的意义的认识严重不足,而作为顶级捕食者,雪豹如果消失,其影响不可估量。如何培养市民和社区牧民形成对雪豹代表的优良生态系统的向往和自豪感,对区域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保护雪豹,刻不容缓!!!
总目标:以雪豹保护为主,通过长期的科学调查与监测、缓解人兽共存问题、开展环境教育等方式,在保护雪豹这一旗舰种的同时,探索对最脆弱的西部高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示范。子目标1:持续积累本地雪豹栖息地的有关数据,监测环境因子变化趋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雪豹保护行动提供依据;子目标2:缓解人兽共存问题,建立社区保护模式,配合政府的水源地保护、减牧、扶贫等政策尽可能减少人类活动对雪豹的影响,为雪豹保护营造良好的氛围;子目标3: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使雪豹栖息地及其周边城市、乡镇等的人们意识到雪豹保护对该物种本身、对整个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项目预算

(注:原来的人兽共存补偿计划为:针对家畜被雪豹捕杀受到损失的牧民家庭,经核实登记后,发放由众筹款购买的牛马羊活畜,但是在经过长期的社区走访、调研和沟通后,发现直接的补偿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激发出更多的历史问题、纠纷和抱怨,导致保护工作的被动。加之即将开工的横跨雪豹保护地的高速路工程给保护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遂决定,执行巡护队行动,动员和鼓励受损失的牧民加入巡护队,主动参与巡护和保护,巡护工作中的食宿、马匹租赁等能增加家庭收入的项目重点考虑安排在此类牧民家中)
执行计划
活动1:红外相机陷阱法收集数据
对已经安装有红外相机的地点进行检查,替换损坏的红外相机,同时,新增适量的红外相机监测位点,维护80个红外相机监测位点;定期野外调查与回收数据(每月2次野外巡护监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和鉴定,将数据上传至雪豹个体影像库。

主要雪豹调查范围图
活动2:建立巡护机制,形成联动沟通项目地所在的萨尔达坂乡政府,支持并辅助荒野新疆统一建设和管理社区志愿巡护队。依托在地的牧民、草原管护员及机构志愿者,组建志愿巡护队,配合县乡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森林派出所的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社区巡护、宣教活动,形成日常巡护、监测、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保持沟通联动。


活动2.1:组建巡护队:通过动员和鼓励,培训巡护队员,形成常态化的巡护机制


活动2.2:通过入户走访,签署保护承诺书。做社区雪豹保护态度基线调查,评估社区雪豹保护态度的转变


活动3: 开展雪豹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活动3.1:印制保护宣传册、展画发放给雪豹栖息地及周边地区的人们;活动3.2:开展社区宣展,当地学校自然教育活动
项目产出
1、获得雪豹及其栖息地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完善雪豹个体影像库;
2、对社区雪豹保护态度基线的变化进行分析,引导社区主动参与,推动和谐的人兽共存;
3、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的传播,以扩大项目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来,进一步撬动政府、公众、社会企业等的资源投入,使得调查、人兽共存补偿等各项工作可以稳定的开展下去。
完善相关数据。分析人兽共存,提供补偿依据。通过传播,争取更多资源参与。
项目效果
完善相关数据。分析人兽共存,提供补偿依据。通过传播,争取更多资源参与。
执行能力说明
荒野新疆 ,是由新疆本地自然探索爱好者和保护行动志愿者于2012年发起,2017年正式注册的致力于新疆物种调查与保护、自然保护科普传播的环保组织,在6年的前行中:1、开创了新疆民间环保组织在雪豹调查与保护方面的先河。2、推动政府接管保护空缺的湿地,保护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3、建立了全国性的守护荒野志愿者联合行动平台。
关于我们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全国性一级学会,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办,现任理事长为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原党组书记胡德平同志。
捐赠回馈
2018年,雪豹保护行动的主要工作目标由调查监测和反盗猎向寻求解决人兽共存问题、建设人兽共存模式方向进行转变。届时,将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此项目的朋友,提供链接下载电子版“2018 新疆雪豹自然观察报告”。
票据说明
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注:1、如该项目达不到原计划募款金额,无法执行该项目,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2、如该项目有余款,会并入到目的相同或相近的其他公益项目,并向社会公开。3、为确保项目执行等原因,执行团队或有变更,并向社会公开。)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