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一、 项目背景
身心障碍者因自身障碍因素难以沟通,且大多伴有脑性疾病等,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不足而需要家人扶持与照顾。尤其是成年后,这种长期的经济压力、照顾负担、社会排斥及对未来的担忧更令成年心智障碍者家庭成员苦不堪言,身心疲惫。这些家庭成员的生存状态让人同情,他们急需社会的关注。
而身心障碍者由于其身心障碍所带来的限制,生命接触面相对比较狭窄,普遍缺乏角色学习机会。
尤其是成年后,他们要从学校、家庭里被保护的角色转变为社会中的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对身心障碍者的要求更高高,若没有提前准备好,将难以适应,致使在社会生活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需要依赖外在的支持系统,顺利进入社会生活,成为适应社会生活、独立自主地个体。
二、 项目目标
通过“个体+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身心障碍者增能与社区融合服务的新模式,提升身心障碍者生活技能和社会融入能力,为原生家庭解压并注入正能量,恢复其家庭成员的社会功能;让更多社区身心障碍者及其家庭成为间接受益者,倡导社区融合;建设包容性社会,促进残障社群平等共存、互融共促。
三、 项目执行计划
1、2017年9月 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向社区宣传与招募培训对象,咨询项目的患者及家属,联系相关专业教师。
2、2017年9-10月 与家长、残障孩子、专业教师、合作方商定培训计划。
3、2017年10月 招募志愿者,并进行岗前培训。
4、2017年10月-12月 按照商定计划对招募的学员测评工作人格;培训工作意识养成;掌握适宜的工作礼仪和社交礼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5、2018年1月 参加培训的残障人士及家长、培训教师、志愿者、合作方等共同交流经验、汇报成果。
四、 项目预算

五、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于2009年2月12日在北京民政局登记注册;主要业务范围是为残障青少年提供养护、支持、职业转型培训等专业化培训,通过社区/社会融合活动的开展增强残障青少年生活自信心,提升他们与社会大众的沟通能力;同时,为有需求的残障青少年是提供专业的职业能力测评及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满足其工作需求,减轻家庭负担;我们坚信积极引导身心障碍者参与更多社会活动、体验更多的社会角色,才能有利于身心障碍者融入社会和得到社会的接纳。
六、联系我们
机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18号院3145号
机构网址:http://www.yhky.org/
机构微信公众号: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
联系人:高宝凤
联系电话:13911799826
七、捐赠回馈
1、您可以一起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一起见证我们的成长,一起分享感动与喜悦!(请与我们联系)
2、来自残障青少年的神秘礼物!(请留下您的电话与地址)
3、与我们一起关注活动的最新动态及情况!
八、捐赠票据
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将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等信息回复至邮件zj@cvsf.org.cn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北京市朝阳区玉华残障人士康养服务中心于2009年2月12日,中心经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核准登记成立。中心内设发展部、职训部和托养部。
机构愿景与使命——愿景:建设包容性社会,促进残健社群平等共存、互融共促。使命:以转衔服务为核心,提供多元化支持,令残障人士享有美好人生。
社工部服务对象:13岁以上的身心障碍者
服务内容:个案管理服务、家长支持服务、资源联结服务、项目管理服务、助残社工培养服务
托养部
对13岁以上的重度身心障碍者提供托养服务。
职训部
1、 建立了手工坊、皂工坊、安妮烘焙坊、客房服务、办公自动化、理货、厨师助理等多个工作样本
2、 建立了职业测评室
中心特色——成立了阳光玉华特奥俱乐部,品牌活动——阳光玉华特运会
我们未来的工作:
1、 我们希望给心智障碍青少年一个学习一项技能的机会,
通过专业老师的培训,可以让他们学习一技之长,将来可以走上独立的生活。为此希望有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支持职业培训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2、 为残障人士建立一家庇护工场。
3、通过爱心人士的支持,让残障人士进行自我倡导,实现筹集资金的目的和实现社区融合、社会融合的目的。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