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电脑这座“大山”
去年4月,青海玉树孜荣村小学,收到一台投影仪的捐赠,校方决定利用新设备给六年级一个班的同学开一节多媒体课。
没想到消息一出,全校512名学生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孩子们睁着圆圆的眼睛,死死盯着电脑看,好奇为什么黑盒子里的影像能放大到墙上。
那是一台普通的清华同方手提电脑(目前学校共有4台,由老师用来备课和课堂使用),电脑都是从学区借来的,上面的保护膜至今没有撕开,大家都把它当宝来看。
当老师说,外面的世界有高科技,人人都会计算机。有个学生举手答:“是不是我家附近小卖部老板用的计算器啊?那个我也会。”
副校长白玛占德说,这里98%的孩子没有走出过玉树州,关于外面的世界,都是靠老师的描述以及老师手中的手机。前两年,常常听到孩子们说,长大了就出家当僧人。
显然,电脑变成了更绵延更大的“大山”,把这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割裂。
多杰巴生老师的三个愿望
多杰巴生是学校的教务骨干,曾经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藏族大学生,当年刚进大学时,付出比其他学生好几倍的努力才跟上学习。实习期间多杰巴生曾到青岛海尔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放弃城市回到家乡教书,但他却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因为学校没有电脑。
他有三个朴素的愿望:
1. 希望能建个电教室,教高年级学生基础的计算机知识。
2. 希望能建个图书室,有课外读物;让藏区牧民的孩子们能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
3. 希望能建个医务室,有常驻校医,备有日常的药品,一旦孩子们有发烧、腹泻等小病无需连夜送到乡里、县里的卫生所。
如果我们帮他们募集电脑,至少可以帮他实现前两个愿望。
有了电脑,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初步接触计算机知识,掌握一点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技能。学校虽然没有网络,但通过安装一些寓教于乐的辅助教学软件,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也可以附上儿童课外读物的电子书,这就相当于建了一个电子图书室。此外,内容积极向上的卡通片、电影、音乐,都是极好的选择。
藏区孩子都被称为格桑花,因为看上去杆细瓣小、弱不禁风,可风愈狂,它身愈挺;雨愈大,它叶愈翠;太阳愈曝晒,它开得愈灿烂。
你的小小善举,可以给这些孩子多一些阳光、清风和雨露,这可能足以改变其中一些孩子的一生。
项目预算
为青海玉树小学建成一间专门的电脑教室。该小学每班至少有50名学生,电脑教室能够满足每位学生使用1台电脑最为理想;电脑教室损耗较大,通常需要每年至少维护1次。一次配备50台电脑的话,即使使用数年后有损坏,也可以满足2位学生使用1台,以保证教学。
一、电脑购买:
1、型号:品牌机 电脑整机
2、性能参数:2G内存/1TB硬盘/DVD光驱/集显/win8/无线网卡/USB 2.0/三年保修/带有线键鼠/黑色
3、参考价格:3400.00元/台(执行时候的实际购买价格可能会有浮动)
合计 170000元
二、教室安装:
1、学校-县城取电脑租车费2000元
2、电脑供电电源接线板200元
3、教室布线用电线300元
4教学用500G移动硬盘800元
5教学用软件及电子读物2000元
合计 5300元
注:电脑将通过易迅网采购,但物流只能到达玉树州囊谦县城,得由学校联系车辆前往县城验收运输回学校,需要支付租车费用。
三、监督反馈:
为保证项目透明,将由专人前往学校监督电脑教室建设情况并作善款反馈。
1、北京-玉树机票及保险(往返)6140元
2、玉树-学校包车费(往返)3000元
3、转机停留及在县城住宿费150元/晚*10晚1500元
4、途中餐费50元/天*11天550元
合计 11190元
总计:186490元
项目执行和反馈
林克(独立摄影师,自2012年起,在腾讯《活着》栏目发表《小吉祥》、《割皮救女》、《没有身份的群落》等10个纪实专题。数个专题在线为故事主人公募集善款130多万元。2012年底应邀为腾讯公益"新年新衣"项目拍摄《大凉山失依孤儿》、《毕节的冬天》,义卖为大凉山失学儿童及支教志愿者筹款。)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 成立于1989年,是在民政部注册、由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组织。2016年9月,被民政部首批认定为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