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恐慌中的居民
当你端起水杯,想到这杯子里的水来自于一条被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严重污染了的河流时,你的感觉如何?然而,这就是甘肃省静宁县城居民的现状!

如果当你喝着自家的自来水的时候,突然看到水中有1厘米的水虫,你会作何感想呢?
2014年夏天,静宁县居民看到的是远远超出他们想象的情景,自家自来水管道接出的水里竟然蠕动着米粒儿大小的虫子,有人在网上发出照片,水碗里的虫子长达1厘米。自来水不能喝了,消息迅速在县城中传开。在成纪家园小区,62岁的居民刘某为了全家能喝上干净水,买了台净水器。“说明书上写的滤芯可用半年,谁知用了两个月滤芯就全黄了。”不远处的阿阳花园小区情况类似,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浑浊带有漂白粉味,小区居民说每隔一段时间,水就会变浑,还有腥味。

饮用水源,污水横流
在甘肃静宁县,县城10公里外的东峡水库,几十年来一直是13万人口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静宁县地处六盘山以西的渭河流域,全县都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缺水对于静宁来说已经是一个持续几百年的古老话题。静宁县人民的水源河----渝河,几十年来一直是静宁县城居民唯一的水源。
但是这条河的上游矗立着隆德县污水处理厂,这家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设施时开时停,致使大量生活污水排入了渝河,流向了东峡水库。东峡水库上游,短短的渝河岸边还分布着六盘山工业园大量的工厂,工业园区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流入渝河,在生产季节,黑水横流,一路流过,直入东峡水库。东峡水库水质一度变为劣五类水质,而且检测发现水中含有重金属镉,水库水已经不能喝了。静宁县水源发生严重危机!

被污染的水源地
自食其果,后悔不已
隆德县大面积淀粉厂排污,让静宁人的水源地更是雪上加霜。王某是隆德众多淀粉厂的老板之一,淀粉厂年产只有500吨,没有名字,建于2002年,关闭于2004年,因为王某差点害了自己的儿子。2004年,年仅5岁的儿子与邻居小孩们玩耍时喝了生水,腹泻不止,三个孩子全进了医院。王某说,赶回医院的时候,儿子正发着高烧,医生告诉他儿子得了细菌性痢疾,送来时腹泻里有脓血。儿子喝了自己污染的臭水生了病。这令他后悔不已,所以他决定关闭工厂。沿河而上进入隆德县境内,越往上游,渝河水体污染愈加严重。在隆德县神林乡境内,整个河流全部被白色泡沫所覆盖,看不到水面。这些都是淀粉厂排放的污水。

立在河畔的牌子还有用吗?

我们要抗议,不要污染我们的水源
水,乃是万物之生命源泉。“珍贵的水,地球上可是有限的”、“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珍惜”……这些呼吁人们要珍惜水、保护水源的宣传,大家一定都听过吧!可是,宣传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人类的生命之源就这样被污染了,水越来越成为稀缺资源,如果没有那些水,人类就不能生存,难道人类要走向毁灭吗?不,我们要向那些破坏水源、无视我们健康的人们抗议,我们要起诉那些眼中只有利益的人们,我们不要喝污染的水!
我们要控告,为无辜的静宁人能够喝上一杯放心水

为了无辜的静宁居民,今年四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向甘肃省平凉中级人民法院正式递交起诉状,向水源污染者打响了环境公益诉讼第一枪。可喜的是,平凉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于我会的起诉案件非常重视,五月我们就接到了当地法院的立案通知书,这坚定了我们为静宁县人民服务的信心。环境公益诉讼之路是艰辛无比的,我们需要你们的支持。给我们一个机会,阻止污染水源,还给静宁人民一杯可以放心饮用的水。

本次众筹项目的善款数额为95900,将全部用于该案件受理费。
我们确保募集资金专注于公益诉讼案件
项目执行方:绿会环境公益诉讼工作组,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于2015年3月成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不严厉的执法,更显民间组织工作的迫切性。工作组致力于起诉任何破坏环境的行为,为环境申诉、为中国人民的健康申诉。
捐赠收据获取说明
如果您需要捐赠收据,请将捐款记录截图、捐赠人姓名、捐赠数额、邮寄地点等信息,发送邮件至que@cbcgdf.org,我们的工作人员会为您处理。
公益捐赠发票将在每月月底统一开具,并会在次月五号前寄出;
5000元以上的捐赠将以快递方式寄出;
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捐赠将以挂号信方式寄出;
100元及其以下的捐赠需要自取,金额可累计集中开具(需提供捐赠截图或银行汇款回单);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全国性一级学会,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事业。1985年,由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钱昌照、包尔汉等同志创办。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