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间救援组织快速成长,也促进了公益机构的蓬勃发展,在各类型的灾难现场都能看到救援小伙伴奋斗在一线,有的组织已经在国外开展灾难救援。在笔者走访调查中,了解到很多救援组织在应急救护知识上存在明显的与其他技能不匹配的现状,关键时刻对伤员病情评估的缺乏,处置不得当,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在看到目前应急救援组织的现状后,我们联合多个致力于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医疗公益小伙伴进行进一步走访评估后,发起为应急救援组织免费编写《应急救护口袋书》,通过绘本口袋书的形式,把急救常识转化成通俗易懂易学易掌握易操作的知识,出版后作为公益科普图书,捐赠给各级各类应急救援机构。通过传播正确的急救常识,辅助推动民间救援体系进一步发展,为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驾护航。
由汪方教授为主的医疗志愿者团队作为项目执行方,做好书籍编写/编辑/出版工作,在腾讯乐捐上跟进项目实施动态:
汪方,是一名关注院前急救的医生,热衷于医疗公益项目,“医遛”创始人之一,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伤创急救中心主任助理,二军大长海医院骨科博士,交通大学医学工程博士后,Stepping Hill医院创伤与骨科荣誉医师,“星期七白金救护时间”创立人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和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创伤分会委员,上海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国际骨科学会(SCICOT)足踝学组中国委员,国际内固定学会、亚洲创伤骨科学会、美国外科医师学会等国际性学术组织会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肩肘外科杂志》《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编委等职务。
关于我的团队“上海医遛”:
2014年6月,以上海市医务志愿者为主体,一群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医务人员,自发成立了“医遛俱乐部”,旨在向民众传播创伤预防、紧急救援和医学科普知识。2016年4月,采用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医遛健康大讲堂”正式上线,各学科医务志愿者迄今已开讲两百余场次,其中录制网络视频187场,发布公众号文章153篇。这些宝贵的医学科普资源,完全由医务志愿者义务提供,逾百万人次的民众在“医遛健康”公众号和网络平台免费收看和阅读,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迅速成为专业医务志愿者的明星组织。2017年5月,“医遛健康”急救公益项目获得上海市卫生计生行业“十大青年公益”项目荣誉称号!
共筹款101053元,其中5%(5053元)为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执行成本.
实际筹款总额的5%将作为扶贫基金会项目执行费用,包括项目工作人员必要的的人力成本(项目调研、评估、审核、执行、监测、结项等相关费用)以及必要的行政办公支出(房租、水电、网络、合同邮寄等),中国扶贫基金会坚持人人公益理念,每一份善心我们都会用心、认真和责任的去呵护,让每个公益项目、每笔捐款能落到实处,为受益人带来改变。
声明: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将征求受助方同意的情况下,剩余善款将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人人公益项目其他需要的人使用,并将公示善款变更说明。
应急救援组织请直接联系医遛(微信号:yiliujiankang),备注救援组织名称、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医遛志愿者将统一登记,在项目执行中,根据筹款额度多少及印刷图书数量,快递一至两本图书(快递费有医遛承担)。捐额30元以上的个人请联系医遛(微信号:yiliujiankang),直接快递图书一本。就图书中相关专业医疗救援技术,可与编者在后台进一步沟通交流,或至上海医遛进行技术交流。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索取票据请关注“全民公益”微信公众号,回复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或者将上述信息回复至邮件piaoju@fupin.org.cn,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010-62655199。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