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对抹香鲸母子的故事
当一头怀孕的母鲸在城市的海域
困于渔网,死于岸边
它的庞大身躯会否留在人们的心里
点亮什么?
彩绘(作者:李偲)
它,是一头来自深海的抹香鲸,当渔民在深圳大亚湾附近海域发现它的时候,它被渔网缠绕着。
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的潜水员志愿者们穿上装备潜入了只有17°水温的海中,冒着被它拖入深海的危险,为它剪去身上缠绕的渔网。
潜水员在抹香鲸身旁(潜爱志愿者摄)
当它看到潜水员游过来时,她很恐惧。渔网慢慢割开,它放松了很多,主动张开了嘴巴,不再挣扎,任由潜水员的手伸进来,为它割开缠绕在嘴巴上的渔网。
在大亚湾海域游弋停留三天后,它停止了呼吸。
一头临产抹香鲸从活着被发现到搁浅死亡,这在全世界也属罕见。 历经75小时的揪心守望后,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接受它再也回不了家的事实。
没有人知道,人类在海底抛弃了多少渔网,但潜水员们知道,这种长达数百米,飘荡在海底的废弃渔网,是众多海洋生物的“鬼门关”,同样,人类一旦被困,不会比网里的鱼更幸运。
在海底覆盖珊瑚礁的流刺网(潜爱志愿者摄)
被渔网缠绕的蟹(潜爱志愿者摄)
在洋流的作用下,这些渔网绞在一起,成为海洋哺乳动物的“死亡陷阱”,它们每年都会缠住和淹死数千只海豹、海狮和海豚等,同时也对潜水员造成安全隐患。
被渔网缠绕的蝴蝶鱼(潜爱志愿者摄)
废弃渔网沉底后覆盖珊瑚,严重阻碍珊瑚虫进行光合作用,对珊瑚礁造成致命伤害。其他海底垃圾包括玻璃瓶、塑料袋、饮料罐等,海洋生物容易把一些塑料制品误当食物吞下,在某些地区30%的鱼会吃下塑料,所有的物种,包括鸟、鲸鱼、海龟,都受到影响。而塑料中的毒素,最终则会通过食物链回到人类的餐桌上。
从2017年开始,我们在深圳大鹏海域持续性、规模性的组织海底清洁活动,截止目前,共清理海底垃圾2104.28公斤,其中渔网2112.4米,塑料罐/袋487个,金属罐141个。
志愿者在清理打捞上岸的废弃渔网(潜爱志愿者摄)
在打捞海底渔网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单靠潜水员打捞海底垃圾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潜爱组织当地渔村渔民,在学校、在社区,教志愿者和公众掌握编织渔网的技术,将废弃渔网编织成网兜,成为海底渔网清理的收纳袋。
潜爱志愿者教小朋友学习渔网编制(潜爱志愿者摄)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希望让大家明白,辽阔海洋无法承受人们所带给它的这些伤痛,推动市民去海边拒绝恶俗消费,奉行生态旅游;推动渔村一起参与海洋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海洋生物们吸引更多人来关注它们所面临的一切,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为帮助更多海洋生物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更多的海洋生物不用被废弃渔网所折磨,创造更好的条件。
海洋生态保护者和渔民携手开启推进海洋生态好转的序曲,开始共同应对海底垃圾问题;我们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改变对待海洋的方式,共同守护海洋。
我们还意识到,正是因为我们的消费,间接造成了渔民抛掷在海里的渔网,废弃渔网造成的危害,也都与我们每一个普通市民有关!清理海底渔网,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我们希望
在不远的将来
能够在深圳海域见到愈来愈多的生物
它们在这里栖息,在这里生活
人和海洋自然和谐相处
2025年预算:1633556.00元
预算项 | 单价 | 数量 | 总价 | 说明 |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海洋垃圾主题课程讲师专项培训 | 8000.00元 | 1批次 | 8000.00元 | 按开展一批次4场讲师志愿者培训计,每场次活动邀请专家和领队志愿者4人,每人劳务费500元。共计8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海洋垃圾课程进社区 | 3000.00元 | 40场次 | 120000.00元 | 预计每场海洋垃圾入校/进社区课程所需费用3000元,含讲师/助教劳务费、物料费、场地费等,全年开展40场,共计12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垃圾分布调查领队志愿者培训 | 15000.00元 | 1批次 | 15000.00元 | 拟挑选8名核心志愿者,开展不少于10课时的培训,其中5场次为理论知识课程,5场次为水下课程。 理论课程邀请专业人士1人授课,每人每场次1000元;。 水下实践课程每场次2名专业人士授课,每人1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干衣潜水员培训 | 5000.00元 | 10人次 | 50000.00元 | 开展1场次10人的干衣潜水员培训以适应冬季水下作业,每人花费预计5000元,共计5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潜水员急救课程 | 3000.00元 | 3场次 | 9000.00元 | 预计全年开展3场次潜水员急救课程,每次课程培训不少于10名潜水员志愿者,每场次活动预计产生讲师劳务费1500元,场地、潜水员保险等费用15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周末常态化打击海洋垃圾行动 | 3500.00元 | 36场次 | 126000.00元 | 预计全年开展36场次,每场次参与潜水员志愿者12人次;预计每场次产生费用3500元,共计126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护礁者联盟常态化海洋垃圾清理行动 | 5000.00元 | 48场次 | 240000.00元 | 每月4次联盟打击海洋垃圾行动,每场次费用5000元,全年共计48场次,共计24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潜水装备维护 | 2000.00元 | 20套次 | 40000.00元 | 按照每套装备每季度保养一次的标准,每次保养预计费用2000元,其中调节器保养费用1200元,BCD(浮力背心)400元,其他不可预估费用400元;每次保养预计5套,全年预计保养20套,共计4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潜水装备新购 | 80000.00元 | 1批次 | 80000.00元 | 受潜水装备损坏无法修复、老化故障修复成本高等原因影响,预计增购一批次潜水装备,花费8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海洋垃圾线下展览 | 45000.00元 | 1场次 | 45000.00元 | 联动社会各界开展1场海洋垃圾线下展览,预计支出45000元,其中包括展陈制作费用、设计费用和场地费用等。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废弃垃圾重新构建衍生品 | 150000.00元 | 1批次 | 150000.00元 | 拟针对废弃海底垃圾进行清洗、回收、颗粒化及再加工等重新制作成衍生品。 预计设计费用30000元,打样和小批量试生产费用20000元; 后期大批量生产,预计每件制作成本不少于50元,数量不少于2000件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宣传片制作 | 50000.00元 | 1条 | 50000.00元 | 预计导演费用10000元,剧本费用10000元,拍摄费用20000元,后期剪辑制作费用10000元,共计支出费用50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大鹏半岛海底垃圾分布调查 | 3000.00元 | 50场次 | 150000.00元 | 拟组织志愿者潜水员群体开展海底垃圾调查不少于50场次,每场次不少于6名潜水员。 每场次费用包括船只使用费、潜水员保险等。 |
项目直接支出/活动费用/潜水装备运输交通成本 | 300.00元 | 10批次 | 3000.00元 | 针对部分船只使用成本较高的地点,拟采用陆地前往就近区域下水的方式,预计其中十次将额外产生装备往返运输费用,预计每次运输往返费用300元,共计3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专业人员成本/海底垃圾分布溯源报告专家劳务费 | 20000.00元 | 1批次 | 20000.00元 | 拟邀请专家对调查提供指导和协助数据分析。 前期预计需4名专家参与3天。每人每天劳务费1000元,共计12000元; 后期预计将需要2名专家参与4天。每位人每天1000元,共计8000元。 |
项目直接支出/专业人员成本/差旅费 | 3000.00元 | 8人次 | 24000.00元 | 预计组织8人次实地走访调研,一人大交通及酒店住宿预计3000元,共计支出24000元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人员成本/兼职人员费用 | 4000.00元 | 12月 | 48000.00元 | 预计每名兼职每月薪资2000元,全年共计48000元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人员成本/项目团队工作人员费用 | 8000.00元 | 12月 | 96000.00元 | 按1名全职工作人员计算,每月薪资8000元,共计12个月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人员成本/志愿者补贴 | 150.00元 | 268人次 | 40200.00元 | 预计每场次水下活动需要2名领队志愿者,按每名领队志愿者200元计算给予补贴交通及餐费等费用,预计项目全年将产生134场次活动,共268人次,共计40200元 |
项目执行成本/运营人员成本/志愿者服务平台 | 8000.00元 | 12月 | 96000.00元 | 针对建立的志愿者服务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和更新迭代,预计每月产生费用8000元,全年预计96000元; |
项目管理成本/募捐成本/宣传物料 | 30000.00元 | 2批次 | 60000.00元 | 拟制作一批宣传物料,如文化衫、徽章等,用于展览、水下活动和课堂活动等的开展过程中,表彰优秀志愿者和积极参与的公众。全年预计制作2批,每批费用30000元 |
管理费用/执行机构日常行政费用/占总筹款额的7% | 114349.00元 | 1项 | 114349.00元 | |
管理费用/向公募机构缴纳的费用/占总筹款额的3% | 49007.00元 | 1项 | 49007.00元 |
转捐至同类型项目执行
(一) 执行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及周边海域、深圳市大鹏新区各社区;线下展览地点在珠三角城市等。
(二) 受益对象:深圳市大鹏新区的海域5个、学校约20所,社区居民约1万名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约3万名
(三) 受益对象饰选标准
1.海域的筛选方式:项目组实地考察,通过深圳市大鹏新区游客人数较多、渔业活动频繁、生物多样性丰富且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海域的区域等多维度评估筛选确定5个海域。
2.学校筛选方式:通过定向邀约的方式,选择已经开展或有意愿开展环境教育课程和活动的学校,确保项目能够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课程体系相结合。
3.当地居民的筛选方式:居住在项目实施海域附近的沿海渔村和社区的居民,对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和废网编织项目有兴趣和意愿的居民可通过线上(自媒体)或线下报名,按报名先后顺序择取,报满即止。
4.公众的筛选方式:通过线上(自媒体)或线下报名,按报名先后顺序择取,报满即止。
(四)具体执行计划
为继续推动打击海洋垃圾情况,潜爱计划通过联动潜店,以护礁者联盟形式,常态化地开展海洋垃圾清理活动,将废弃渔网打击活动通过潜水员群体扩散,倡导社区从源头减少海洋垃圾的产生等工作。
1、2024年8月-2025年7月,通过潜爱自有志愿者群体召集50场次小型打击海洋垃圾行动(预期每场次参与人数为10人)。
2、2024年8月-2025年7月,通过联合第三方机构,将打捞上岸的海底垃圾尝试开发利用。可尝试范围包括将塑料制品类海底垃圾碎片颗粒化,重新制作成可利用物品。
3、2024年8月-2025年7月,计划联动社会各界开展2场海洋垃圾线下展览,通过海洋垃圾向公众传递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激发公众关注海洋垃圾问题。
4、2024年8月-2025年7月,通过制作一批海洋保护衍生品,在线下场景中激发和推动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到海洋环保事业当中。
5、2024年8月-2025年7月,计划联动海洋垃圾研究的相关领域专家,编制适合入校和社区的5节课程,并于2023年7月起开始进入学校和社区,深入地激发学生群体和社区居民群体提升海洋意识,减少垃圾入海;
6、2024年8月-2025年7月,拟组建开发团队,对志愿者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激励及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管理和执行进行平台开发,通过信息化平台服务项目。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