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她们的泪水滚烫,炙热了西藏村医之路
已经很多年了,让她们再去回忆那份初衷。
这关乎两个脆弱的群体,女人和孩子。
这份脆弱,暴晒在雪域西藏的阳光下,它的心声激烈——
我热爱这故土,也在彷徨和念诵。
在牛棚中分娩
2005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如多乡汗村的边巴拉姆在家里的牛棚生产。当时条件欠缺的西藏还没有完善的孕产政策,农牧妇女在家生产的比例高达30%。而老旧的观念认为在家生产,血会亵渎神灵,所以只能在牛棚或羊棚。
2015年8月29日,同样在墨竹工卡县,扎西岗乡扎西岗村卡加组、23岁的穷达在夏季牧场产后大出血,赶到县医院时,抢救无效而亡。穷达在县医院生过两个孩子,怀第3胎时,乡里的医生嘱咐她必须去县医院生产,她和家人没有听从……
(下图中,一位产妇正在自家的牛棚生产)

远途中的生命之失
新生儿的孕育和临盆在草原闭阔、山路远折的农牧区,重复着惊险。
孕育了9个孩子的老阿妈认为在家生产没有什么不安全,幸运的她不知道一次胎儿横位就可能导致母亲难产、母子双失。
数字更是让人难以相信:从日喀则市仲巴县的一个村到县城,单程就要600公里……路途太远,交通太恶,孕期检查和生产需要跋山涉水,生命在即,便只能抬担架、用马驮。长长的生命道路上,性命没有停止消失。
思想、交通、技术等现实因素,像魔鬼窥觊着母亲和孩子的生命。
(下图中,转诊途中过铁索桥,家属和村民用担架抬着产妇赶着去县医院分娩)

她们决心为偏远农牧区培养村医
过去30年,西藏的母婴死亡率一直在下降,但与其它省相比,仍然偏高。因地理气候的恶劣和经济的不均衡,偏远农牧区的妇女儿童很难接受有效医疗服务。高危孕产妇和育龄妇女得不到及时救助,难产和婴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很高。其次,转诊旅途遥远,多数妇女选择在家生产。
村医是最基层的医务人员,能弥补当地的就医难。然而,村医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技能远不能满足当地需求。
2010年,白玛央金、旦增曲珍和央金创立拉萨市母子保健协会,她们决心为西藏偏远农牧区培养村医,为母亲和孩子打通这条生命道路。

一位白发苍苍的学员
协会成立之初,她们带着村医培训来到尼木县。因条件的欠缺,每次仅能培训16-20名村医,协会便对年龄做了限制。而当年已60岁的嘎玛次旺远超过45岁的规定年龄。
嘎玛次旺本是拉萨市尼木县麻江乡强卡村、一名有着20多年经验的赤脚医生,听闻了很久仅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和堆龙德庆县开展的那个村医培训——由拉萨市卫生局、妇联和外国机构发起的关注妇女儿童健康项目下的培训服务。受条件限制,这个培训当时仅在拉萨市两县展开,后因该项目2009年撤离,3位阿佳便独立接手,成立了完全非营利性质的拉萨市母子保健协会。
当白玛央金她们在学员中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嘎玛次旺非常诚垦地解说了自己的“谎报”。
“直到死,我都会在这里(家乡)服务。”虽然有着几十年的经验,嘎玛次旺仍然有局限。他看多了事故,想为村民做更多。后来参加完培训,回到村子,他用学到的知识诊断出一名高危产妇是横位。家人即刻将产妇送往县医院,剖腹产确保了母子平安。
为偏远农牧区培训乡村医生,不仅方便了孕产妇就近就医,医生还能随时家访检查孕产妇身体情况,在遇到急产、需转诊生产的情况下,更能带上医疗器械、陪同产妇前往县医院,途中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医生可以随时进行紧急处理。也因此,协会的学员常在转诊途中为产妇接生。
(下图中,协会的一名那曲学员在转诊途中成功接生一对双胞胎)

已成功接生2700名新生儿
收获鼓舞着那份信念。2013年7月,拉萨市母子保健协会正式升格为“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
乡村医生的培训作为协会第一个重要项目,每期培训40名村医(从2012年开始),开展与执行最短需要3个月。流程大致是:
协会人员到项目点与当地卫生局接洽 → 卫生局下发通知到各村 → 协会选择2-3个乡发放申请表格 → 回拉萨邀请专家组讨论入选学员名单及依据学员基础制定课程表 → 当地卫生局通知培训时间 → 当地卫生局统一送学员到拉萨(或学员自己来拉萨) → 学员报道后进行培训前的摸底考核 → 专家(授课老师)拟定理论(包括模拟操作)和临床实习的时间(时间最短为1个月理论和1个月临床实习) → 培训结束后协会进行定期评估(由专家亲自下基层执行)
此外,学员在正式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电联专家,由专家进行远程指导。
截止2016年年中,协会共培养村医1813名,这些村医分布在西藏全区74个县、218个乡、786个村。通过他们,成功接生了2700名新生儿,间接受益91000人。
目前西藏全区还有4500多名村医需要接受培训。
(下图,学员成功为产妇接生后所摄)

一件沮丧的小事情
2015年有一件事让白玛央金她们有些沮丧。
北京一家企业表示想给协会捐助。想法单纯的她们带上诚意从拉萨去到北京,结果却令人失望。这家企业提出了额外要求。白玛央金扑闪着柔顺的睫毛说,“协会只想做纯粹的事情,我们没有答应。”
成立至今,协会一直在政府分别于2009年提供的位于拉萨市娘热路39号的拉萨市职工卫校内、2015年提供的位于拉萨市罗布林卡南路1号的全科医生岗位培训基地开展工作。(拉萨市职工卫校:一栋三层楼房,1楼的卫生间和8间学员宿舍、2楼的厨房和8间学员宿舍,3楼的1间教室、1间操作室、4间办公室、1间仓库,共624平方米;全科医生培训基地:1间教室、1间操作室、2间办公室、11间学生宿舍、1间厨房,共362平方米)
除此之外,协会所有的经费、日常开销,包括两处办公地点的水电费用,均由协会自己承担。也因此,除了繁重的工作,白玛央金她们每年都要为这一年的花费东奔西走、费尽周折。
(下图中,协会创始人之一白玛央金正在协助医生为百姓发放药品)

(下图中,协会创始人之一旦增曲珍(左一)在协会于拉萨市职工卫校的办公点)

(下图中,协会创始人之一央金(右一)给日喀则萨迦县的贫困孩子捐衣)

项目预算(4期培训)

开据捐赠票据说明:
1、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支持本项目的爱心人士提供为个人开具捐赠票据服务。凡是成功捐赠100元的网友,都可以向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提出开具个人捐赠票据的要求。
2、提出个人捐赠票据要求的,网友需要提供“我的捐款记录”截图,待审核无误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为捐赠的网友提供开具个人捐赠票据服务。捐款截图、联系人姓名、电话、邮寄地址、邮编、发票抬头等相关信息提供至发票索取邮箱:cwdfshtn@126.com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西藏自治区母子保健协会成立于2010年,旨在培养基层助产士,提升当地村医的服务能力。拉萨市卫生局长期为协会的发展提供便利,目前协会的办公场所和培训基地之一设在拉萨市职工卫校,该带单位是直属拉萨市卫生局的部门。2014年,协会升格成为自治区级社会团体,项目实施区域从拉萨市七县一区扩展到全区。西藏自治区卫生厅不仅为协会提供培训场地,而且购买协会服务,定期组织培养乡村医生。
协会目前有3家会员单位,50名会员,多数为在藏工作的医疗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协会设会长办公室、项目组,财务室、志愿者服务中心等四个部门。协会目前有9名专职人员,主要负责实施乡村医生培训、社区健康教育及社区义诊、社区康复、妇女和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
协会在机构发展过程中确定以“完善母婴健康服务体系,降低生育风险”作为机构的使命。在这之前,协会关注乡村医生的能力建设和社区健康教育的普及,以此降低母婴死亡率,现阶段,协会从研究和能力两个方面入手,在掌握社区健康状况的前提下,整个社会资源,协调政府和民间机构共同参与解决妇女和儿童健康问题,借助社会性别平等理念和社区参与方式,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