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介绍
知恩必报,川人当自强
从512汶川地震到420雅安芦山地震,八方支援四川,今年,云南鲁甸8月3日发生强震,四川地区18支民间救援队伍立即响应,自掏腰包,驰援灾区。
据统计, 这18支民间队伍90%紧急组建于5.12地震发生后并参与汶川地震救援, 100%参与过4·20芦山地震救援。这一次集体有序出动,体现了救灾无界,生命无价的价值观。
狭义肝胆,需有力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应先行。四川民间救灾组织的长效协调机制亟待建立。
灾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鲁甸地震后,四川民间救援力量立即响应,从3日当晚到4日凌晨, 成都天虎防灾减灾应急服务队、 四川山地救援队(凉山、南充、泸州分队)、北川羌族自治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原中国心志愿者团队)、蓝天救援四川队等一线紧急救援队伍集结,从四川各地奔赴灾区,展开紧急救援工作。
除了一线紧急救援队伍,资源协调类的民间组织也及时做出反应,进驻灾区开展协调救援工作。
滇川一条心
在黄金救援的72小时里,各救援队伍一直在进行搜救、伤员转运、掩埋人员的挖掘、协助交通疏导指挥、搜救间隙委派队员帮厨做饭等现场任务。
作为曾经参与过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的救援队伍,把专业带进鲁甸,也把四川人民的爱心带到云南,这也是对云南人民当年积极支持四川地震的爱心回馈和感恩。
缺席不缺位的救援队长
参与过5.12汶川地震、玉树、云南姚安、盈江、芦山、甘肃舟曲、万源、射洪、金堂、都江堰等地震、泥石流、洪涝灾害救援行动的天虎队队长左弟海,这一次,在“云南鲁甸地震”缺席了。
7月21日,左队因为胃出血,进行胃部3/5部分的切除手术,身体非常虚弱。但在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左队就没有好好休息过。
每天,他坐在病床上处理各种事务,随时与前方保持联络,参与救援方案;每天只能喝流质食物的他,却要处理大量的工作;伤口疼痛难忍时,他只能半躺着,手敲着电脑。当我们前往医院探望左队,见他脸色苍白,还在不停地打电话,忙工作。
我们是谁
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成都市慈善总会、成都公益组织服务园、成都市科技新闻学会、四川尚明公益发展研究中心等及四川各民间救援机构启动本次筹款计划,帮助一线救援队伍开辟一条解决短期救援资金不足的公众筹款渠道,筹得资金全部用于支持一线团队的志愿者、物资、物流、安全保障等紧急救援阶段费用支撑,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参与救灾工作。
我们会如何使用这些善款
四川省各民间救援机构和个人以及媒体作为联合发起方,参与此次众筹活动,通过微信等方式筹款,设立“四川民间紧急救援储备基金”,此基金将长期支持四川地区一线民间救援的救援支持、装备支持、能力建设、并逐步建立四川民间救灾组织长效协调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
如何联系我们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索取票据请回复邮件ngwhezuo@fupin.org.cn(交易单号、姓名、地址、邮编及捐助金额,备注:乐捐XX项目(您所捐赠的项目名称)并附上“个人中心”中“我的捐款”记录的截图
执行计划
关于我们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12年,2013年2月在成都市民政局注册,是成都市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公益行业社团。入驻会员包括了成都市内外的260余家公益机构和志愿者团队,服务领域覆盖了5大类14小类。现有专职工作人员8人,每年运作及项目经费约200万人民币,是四川省内颇有影响力的公益机构。机构使命是“云聚公益力量、助力公益团队”,愿景是“借力新媒体,让公益人人可为、时时可做、点点可行、处处可及”。云公益作为促进资源共享、平等合作,社会协同、公众有序参与、有效服务的平台机构,目前已成功举办“云聚公益周.传递正能量”首届公益微博大赛,正在执行“点赞成都.码上爱”第二届新媒体运用公益项目大赛,牵头发起“随手拍发现成都之美.成都环保春游”及“守护天使.关爱困境儿童”公益组织联合行动项目、发起成都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行动、承接“中国社会组织灾害应对平台四川420工作站”工作及促进社会组织有序参与“中欧应急管理合作项目成都试点”工作。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