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肢体,对于左脚残疾的蒲永能来说更加重要。他已经因为贫困失去了一只脚的正常行走能力,难道他赖以生存的右手臂也要因为贫穷而失去?
今年对于41岁的蒲永能来说,是最难熬的一年。
他的家乡在四川雅安汉源县红花村,位于海拔1800米的高度。由于地理环境特殊,这里只适合种植一些普通的农作物例如玉米、土豆之类。虽然村里正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但也只是种植一些价格低廉、易于生长的蔬菜。汉源县红花村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种植的粮食和蔬菜主要靠外来的商贩采购,利润大部分也都被中间商赚取。红花村分为十组,至今很多家庭都还住着古老破旧的土房子。蒲永能是红花村十组的村民。
今年7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将蒲永能家仅有的三亩地蔬菜的菜叶全部打烂、玉米也被砸的歪成了一片。预计收成,比往年减少一半。
这几十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让村里的困难户,原本拮据的生活陷入更大的困境,蒲永能的境况更是跌入谷底。本来以为卖些蔬菜和粮食可以缓解一些贫困的处境,可这场冰雹,砸坏了庄稼,也砸碎了蒲永能唯一的期望。今年4月份,蒲永能忽然感觉手臂疼痛,但由于家境贫穷,双亲年迈,孩子幼小,为了省钱,他硬是挺了两个月。到了六月份,蒲永能的手臂已经疼到不能抬起,不能动弹,不能拿任何东西。这被大哥蒲永发看在眼里,他自作主带着弟弟蒲永能到医院做了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慢性骨髓炎。医生的建议是,必须马上接受手术治疗,否则手臂难保。
想到蒲永能大约7岁时因患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造成了一只脚终生残疾,做大哥的心里充满了愧疚。他一心要保住弟弟的右手,不能再让他失去一只手臂。
由于没有存款,庄稼也被冰雹砸坏卖不上价钱。一家人最终通过借款和村民的捐助,总算凑够了蒲永能第一期的手术费七万元。
经过第一期的手术治疗之后,医生介绍,蒲永能的手臂暂时保住了,但还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具体最后手臂能否留住,还得看这三个月的恢复以及第二次的手术情况。
术后的蒲永能为了节省医药费,很快就回到家里休养,全村的人都赶来看望他。村民经济情况都不太好,大家有的拿来了一些钱,有的拿来了鸡蛋等慰问品。无论价值多少,都让遭受疾病的蒲永能感动不已。
说到蒲永能,村里的人都怀有极大的同情。由于小的时候家里贫困没有钱治病,造成一个正值七八岁活蹦乱跳的小男孩左脚终生残疾,永远都无法再像一个普通人那样正常的行走。但因为蒲永能勤劳能干、为人真诚,所以他还是在合适的年纪遇到了心仪的妻子。虽然妻子尹会丽是一个聋哑人,但身体状况良好,小两口在经济情况拮据的情况下依然育有一儿一女,外人看来也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可没曾想,今年蒲永能的右手臂竟然得了慢性骨髓炎,第一次的手术费用就话费了近七万。这对于处在海拔1800米的红花村村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蒲永能双亲年迈,身体也不太好,一直都由蒲永能三兄弟轮流照顾。而蒲永能的两个兄弟也都各自成家,孩子还处于上学阶段。为了养家,他们外出打工,不多的工资,却要养活一家人。对于蒲永能遭遇的困境,他们看着揪心,却又无能为力.
现在,蒲永能第一期的手术已经结束,需要经过三个月的恢复和药物治疗之后,医生针对恢复的情况,再进行第二次的手术。这三个月仅医药费就要一万多,第二次的手术费用预计需要三万左右。
而这第二次的手术,也将直接决定蒲永能的手臂是否能保得住。
为四川雅安汉源县红花村村民蒲永能筹集治疗慢性骨髓炎第二期手术费用和医疗费,共计40000元。所筹费用全部用于蒲永能的手术费和手臂恢复期间的医药费。
声明:如果执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进行,将征求受助方同意的情况下,剩余善款将用于中国扶贫基金会人人公益项目其他需要的人使用,并将公示善款变更说明。
我们是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传播慈善文化,助力公益事业发展是我们作为公益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善聚人民的力量,关注即慈善。我们在现场,期待您的参与!
人民网-中华慈善新闻网,新闻热线:010-65363965
中国扶贫基金会将会为捐赠满100元的网友开具捐赠票据,索取票据请关注“中国扶贫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回复捐赠截图(包含捐赠项目、捐赠金额和交易单号)、发票抬头、收件地址、邮编信息或者将上述信息回复至邮件piaoju@fupin.org.cn,在收到捐赠网友提出的开具发票申请邮件后10个工作日内,开具票据,如有疑问请致电010-62655199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