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这群孩子相遇在2015年7月23日,那天我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家吾乡加吾岗完小进行了为期20天的短期支教。在那里我深深地爱上了他们!他们也因我慢慢有了改变。
(1)“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困难?
他们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加吾乡加吾岗村小学的藏族学生们,他们稚嫩、淳朴、调皮、有梦想、有信仰!他们的笑很温暖!而我是他们的老师、朋友、和大姐姐。
他们喜欢缠着我,拉着我的手去山上摘野草莓!摘野樱桃!
他们总是用不是很流利且充满乡音的普通话告诉我草原很美,要带我去追牛羊。
他们从当初的羞涩对我的陌生,到后来,总喜欢站在高高的山坡上叫我“傻驴“(因为发音不准总把Sally叫做傻驴)
他们慢慢喜欢我,喜欢听语文课本上的小故事,喜欢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学课本,
他们甚至课后都会抱着语文课本,让我为他们补补课,多教他们读出好听的普通话。
他们慢慢做出了改变,会用普通话标准的说出“我有梦想”几个字!
可是,我却因为时间的问题,必须离开那里,必须和他们分别,没有办法把普通话继续进行教授!没有办法让他们说出他们的梦想是什么!
为了给我一个离别的拥抱,“他们”中的一个“弟弟”—先巴扎西连夜从青海湖赶了两天的路来到加吾岗小学见我最后一面,在凌晨的时候淋着大雨和我唱完了«温柔»,并且紧紧抱着我用带有藏音的语言对我说:“哥哥做和尚,过年回来,你也回来!过年回来!”
这场离别让我留下了对他们的深深牵挂!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我记得他们摘到草莓想和我分享喜悦却说不出普通话的着急模样,
我也记得他们想告诉我他们梦想是什么,却又没法表达的无奈模样。
为什么同样是中国人的他们却说不出汉语?为什么不是外国人的他们却陷入没法使用汉语的僵局?
为什么他们的语言表达从不受关注?
可是他们明明需要普通话去和外界交流,可是他们放飞自己梦想的基本能力明明就是使用普通话!
没有翅膀的梦想,怎么飞?
我在关注着他们的基本语言能力,希望大家通过我也关注着他们,支持这个项目,给他们一双翅膀去追梦。
(2)我是谁
我是一名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二的学生,2015年8月我参与了香港卫视慈善基金会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组织的“守护天使青藏行”支教活动,在加吾岗我认识了这群可爱的“弟弟”们,我和他们朝夕相处,却发现他们和我的交流有极大的困难。
离开加吾岗后我保持和当地的联系,并不断反思为何短期支教会存在感情流失的问题?那能否通过网络通讯来实现长期沟通?为何他们的普通话学习一直没有得到重视,没有方法突破去提高?为何同为中国人,他们的表达却有那么多的障碍?我个人的力量太过单薄,我需要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他们的语言学习,更多人关注我的项目,去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学习的能力。
1、“弟弟”们为什么需要说普通话?
2、当地教学设施及普通话学习现状是什么?
3、当地环境是什么样的?
总的来说,当地的普通话教学陷入了“围城”,只能通过外界的帮助才能提高当地孩子的普通话水平。
1、项目包含内容及实施步骤是什么?
(1)项目内容是什么?
(2)项目具体的实施步骤是什么?
2、项目已经获得的支持?
(1)具备当地多年的支教经验的支教团队将会给予整个过程中的指导,深入的发现支教过程中的弊端,为项目给予建议和实施方案的及时调整
(2)已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参与到项目,并在当地有过两年的支教经验,对当地情况熟悉,与孩子们也积累多年感情,对新模式项目熟悉,能及时的开展
(3)当地学校老师及校长及家长的欢迎,一起探讨教学方案,共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最为合适的方案及建议
3、项目的模式对比传统支教方式及普通话教学方式
4、项目目前的进展是什么?
我在暑假期间在当地对小学生授课的同时,频繁与家长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教会了他们使用微信,阅读电子小说,并在学习生活中逐渐纠正他们的普通话发音,离开那里以后,我对其中一个孩子—先巴扎西进行了长期交流,每周都进行约定好的语音通话,监督扎西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但提高了扎西的普通话水平,还教会了扎西如何使用互联网与外界沟通,引导扎西寻找更美的自己。
5、此项目的阶段规划是什么?
项目预算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教会当地孩子说流利的普通话,
给予各位最好的感激,就是在项目结束后会在微信上收到受你捐赠的孩子用普通话说出来的梦想的语音消息。
请大家把微信号码以及对这个项目的要求、期许编辑成文档发送到邮箱1021554401@qq.com,若你对我有在实施过程中有对我的特殊要求也可添加微信号码1021554401与我进行交流。
爱德基金会可以为累积捐款100元(含)以上的乐捐网友开具个人捐赠票据。提交捐赠证明材料:
当您满足上述票据开具条件,请关注爱德基金会微信服务号(公众平台搜索“爱德之友”,微信号:wzczyj),回复:1、姓名;2、电话;3、地址;4、捐款截图 爱德基金会将在审核无误后,用挂号信的方式为您寄送相关票据。
爱德基金会成立于1985年4月,旨在促进我国的教育、社会福利、医疗卫生、社区发展与环境保护、灾害管理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迄今为止,项目区域累计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逾千万人受益。
还剩13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