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期

杨欣:守护长江源头30年

杨欣:建“绿色黄埔军校”

编辑/刘淑芬【本文根据网络资料综合整理。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2013/10/10

  一头花白长发、一脸络腮胡子,民间环保组织、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以下简称“绿色江河”)会长杨欣的造型不是为了走时尚路线,而是出于非常现实的需要——长发长胡子能够在长江源头的高原地区抵挡漫天风沙和灼热紫外线。在长江源和可可西里从事生态考察和环境保护27年,50岁的杨欣的环保路曲折艰难。

01

索南达杰的方向

专注长江源保护这么多年,支撑他的不仅是个人情怀,还有“长江”这个背景。一个文人送过他一句话:“以长江作背景,你不敢不刚强。”

1986年,杨欣参加了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漂流了全程6300千米的长江,从此专注于长江源保护。

1994年,杨欣组建“神奇长江源”电视摄制探险队进入青海,发现当地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藏羚羊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一年,他听说了索南达杰的故事,建立一个关注藏羚羊、关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站的想法由此而生。

建自然保护站首先需当地部门的批准,杨欣在西宁一呆就是3个月。资金问题更是困难,杨欣四处“化缘”,将自己所著的《长江魂》图书义卖,并到处招募志愿者。

1997年,在海拔4500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终于建成。在高海拔冻土带上建房子,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外援,12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志愿者硬是用最简陋的工具和仪器,完成了一期工程建设,让可可西里无人区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正是因为这个站的建立,让可可西里、藏羚羊从无人知晓到无人不晓。然而,辛辛苦苦建立的索南达杰站,杨欣几年前就把它完全交给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详细]

02

守护斑头雁

“梦想加专注才有可能梦想成真。”——杨欣

杨欣建立的第二个自然保护站,是位于长江正源沱沱河的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建成之后干什么?一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斑头雁,进入杨欣的视线。斑头雁是青藏高原的候鸟,是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8小时就能飞越最高峰近9000米的喜马拉雅山脉。但近年来,班头雁长江源繁殖地面临严重威胁,每年被盗捡的鸟蛋近2000枚。

长江源水生态保护站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垃圾换食品”。长江源的垃圾主要就是废弃的包装,保护站派志愿者进入牧区,给当地人宣传垃圾的危害,请他们把垃圾运到保护站来交换。比如,牧民带来10个矿泉水瓶,保护站给换10瓶新的,这样半年就收了5万多个瓶子,2万多个易拉罐。志愿者把垃圾消毒后装袋,请来往游客帮忙带到400公里以外的格尔木垃圾回收站。

此后,保护站又开创了“每人带走一袋垃圾”的项目,号召自驾进藏游客带走当地污染源,“游客基本上都很响应”。…[详细]

03

危险是一种生活方式

“保护长江就像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挑起这个担子的时候便知道放不下了。”——杨欣。

几乎每个“绿色江河”的志愿者在讲到自己和环保结缘的契机时都提到了杨欣,说这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工作风格给了他们很大的影响。正如澳大利亚志愿者艾玛写到:“他(杨欣)是一个沉默寡言而非常吸引人的人,他和他的‘绿色江河’组织,为环保事业作了很大的贡献,让我受益匪浅。”

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的杨欣常常与危险为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探险生活,常常为了一幅精彩图片、一个考察项目废寝忘食。但杨欣却说,危险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详细]

结语
18年前,当杨欣拟订他长江源保护的“5年计划”时,曾设想在2000年建成4个自然保护站,分别是在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可可西里)、长江正源沱沱河、长江南源当曲和通天河。目前,绿色江河正筹备建立第三个自然保护站,位置在四川。“第一个保护站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第二个保护站重点保护水源,第三个保护站将会重点保护森林,开展青少年生态培训,成为中国第一个青少年的绿色黄埔军校。”杨欣说。

以上文字综合 中国青年报《杨欣:建“绿色黄埔军校”》、四川日报《杨欣20年漫漫环保路》、新民周刊《杨欣:盼“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您喜欢本期故事吗?

0
不错
0
很喜欢
0
期待更好

绿色江河官网     详细

“绿色江河”为四川省绿色江河环境保护促进会的简称,它成立于1995年,是经四川省环保厅批准,在四川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的中国民间环保社团。…[详细]

绿色江河官方微博

绿色江河官方微博

征稿启事       更多

不管你是偶然与公益结缘,闲暇时做做志愿者,还是专职从事公益事业,只要你有公益故事,腾讯公益都热烈欢迎您,加入到《我的公益故事》栏目中来!…[详细]

奖励方式:

1、优秀作品将被制作成专题,作者有机会优先参与腾讯公益线下活动;

2、我们将举办月度、年度评选。每月评选出3篇最优秀文章,分别奖励1000元;年底评选10篇最优秀文章,分别奖励3000元。

投稿方式:

1、发邮件至qqgongyi@qq.com

2、发私信给微博“@腾讯公益网”

3、添加“腾讯公益”微信投稿。

话题微互动      更多

栏目团队

支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监制:翟红新、李玉霄

策划:苏苏

编辑:刘淑芬于何

版权声明:

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联系邮箱:qqgongyi@qq.com

栏目责编:刘淑芬
联系QQ:1165129726 电话:010-82155785

扫二维码,关注腾讯公益微信

腾讯公益微信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