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不支持flash
本期读点

  • 心无分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是放下。放下我们的执着、优越感、苦逼状态和不被理解的委屈。

  • 我认为暴力慈善的坏处不在于是慈善,还是一种手段,到底有没有合法性和正当性。最大的问题是违背了我们和受惠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我们对一个人最好的帮助并不是以此形成道德压迫。

  • 我并不认为去帮助这个民族减掉肥胖和玉树地区穿上衣服哪个孰轻孰重,我认为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进步方向,什么是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心有余力。

  • 什么是真实需要?我要锤子,其实不是,是要哪个洞,拿锤子是为了打洞。所以有时候他要锤子不代表真实的需要,真实的需要是挖洞,我不是给他锤子,而是精准爆破,这就是公益机构存在的价值。

  • 黄晓明的凡客体让我们发现,真正能够让网民去参与的,一定是跟他的生存状态、思维状态、工作状态、情感状态相关的东西。[详细]


本期嘉宾
崔永元 (崔永元公益基金创始人、著名主持人)
 王旭明 (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
 邓国胜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大分流时代的公益传播

第一:心无分别。

王凯做爱心衣橱的时候,最重要的制度建设或者说最重要的品牌建设的主张是什么?这里我要介绍一下爱心衣橱的用户模式,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定期公布账目。今天看来,这是一个公益项目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不恰恰是一个最高的要求吗?人具有天然的趋利避害和走捷径的属性,大家总会单方面的认为,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就可以了,只要我自己问心无愧就没问题了。但是事实果真如此么?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沟通永远可遇而不可求,想得到公众无条件的信任只是大家的一厢情愿。

想要得到公众的信任只有通过制度建设的途径。如果说“心无分别”代表了我们自己去分离公益决策的扮演者和专业职能的维护者,那么制度建设就是“心无分别”顶层设计中真正创新的载体。这个时代的传播并不等同于没有底线,也不是通过项目间的PK就一定能够形成话题。假设我们把公益项目定义为正能量的话,那么正能量传播的关键节点在哪里?在于人同此心、情同此礼,与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共鸣和共振。


有时我们会感到,微博上的舆论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不应该去帮倒忙,我们应该有更好的效率的设计。我们发现在这样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应急事件背后,基于效率的制度设计比所谓的善心和善意更重要。也就是说我们的出发点不管是千差万别,还是户有参差,但在结果的导向上来看能不能够最大化地逼近结果,需要的并不是动机。心无分别真正的用意是什么?是放下。放下我们的执着、优越感、苦逼状态和不被理解的委屈。很多人说你不知道我们多不容易,我们的生存状态很艰难。在另外角色的语境里面获得了道德上的溢价和红利,这很重要吗?我觉得不重要。你选择了拟他性的行为,就是选择了寻找自我的路径和能力。心无分别最核心的关键词是准确地理解自我。[详细]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或者说最合理和准确的姿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的关键词,在今天是己所欲,勿施于人。我们发现这里面形成了针锋相对,所有人都奔向了愿望的方面。每个人在魔镜里面看到的都是不愿意成为的人,这就是己所欲,勿施于人,即我认为是对的,一定要你也这样。 


我在讲第一个关键词的时候用了大量的语句表达什么是真正的心无分别,并不是我们盲目之余在抱怨,在抱怨的时候你就应该反思了,这是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不是发挥了内心的想法。为什么许多人很快乐,也很痛苦;很盲目,但又很快乐。这里面隐藏着我们不知道的真正的心灵空间,这种空间与心灵成长、与需求世界和平的能力是有关系的。


  

有人说我从事公益是受到了什么样的震撼、触动。坦率讲我接触公益比在座的各位都早。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给爱德基金会做策划,当时特别紧张,紧张什么呢?因为与精英神学院、天主教有关系,所以约束的条件特别多。我印象中有一位长者,也是南大哲学系的教授,跟我讲了一段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所有条件具备了让我们做这个事情,意味着我们可替代。 当约束条件越来越苛刻的时候,便是我们的聪明才智越来越璀璨呈现的时候。否则我们会毫无成就感,正是有约束条件,对我们的智力、智商、情商都是一种真正的历练。

   

1992年,也就是在21年前,我做爱德基金会助学的策划,一字未改,在南京大学引起强烈反响。正因为我这个动作,南京大学还为我这个本科生举办了专场的报告会,可以说在南大的历史上非常少见。人的价值就是你做了,真心地实现了,坚定地去相信了,我不过度展开细节,反而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真实地理解当时的状况,进而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最后我们会得到真正的平和、从容。[详细]

第三:从容不迫。

  

从容不迫什么意思?同者而从、不同而容,你对的我就从了,你不对的我也包容你,不迫就是不着急。与从容不迫同样的姊妹关键词是急而不急。不急的是什么?是我们的心态。那急的是什么呢?是我们的动作要雷厉风行。对我来讲没有什么是特别不重要和特别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想到了就去做,雷厉风行地去做。很多人讲我一定要谋定而后动,等有了一千万做慈善,有了一个亿有了资产自由之后做公益,很多人都在利言、利功的阶段,我们想的是利沿所以是沽名钓誉。至于利德,我们从来不知道德为何物,这为什么是一个特别真实的判断?各位,当我们真正从容不迫的时候就不会被外界的毁誉所惑。



你即便是对我唾弃,我也会唾面自干,唾面自干的核心是用我言行的积累、制度的改变、整体的努力去一点点赢得人心,也就是说体制的错误和代价。我们讲历史的这种包袱和阴差阳错对我们来讲不应该是包袱,而应该是重新去改变红十字会形象的契机。前不久一个大企业出现了危机,老板跟我打电话说怎么办,我说我感觉你所有的态度、能力、动作都是对的,为什么反复问我怎么办呢?第一诚恳、第二切割、第三改进,第四在整改的基础上更加透明地发布信息沟通,因为旗下有两个上市公司。为什么要诚恳、快速、切割、透明、公开呢?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做企业也这样。第二个关键词在讲从容不迫的时候是在说我们的心态能不能更好地去契合互联网。



大家看到我们的标题一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讲大分流时代的公益传播,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的语境,在这样小小的方寸之间我们是有一个共识、前提、假设、逻辑,我们在探讨公益是一个好事情。那么公益的传播是一个专业的活,产品是什么?产品意味着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电子商务对价格有敏感性,中国的电子商务是低价竞争模型,我们毫无忠诚度可沿。今天价格战仍然是电商的主流营销手段,为什么我那儿不断地加价呢?很简单,因为你现在马上去机场,一开始想我只要能打到车就可以,后来想不管加多少钱只要能到机场就可以,这就是利用场景的变化。当你发现我今天要见一个客人,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身份证的人,不希望人家看到我的车子写的是首旅出租,所以我希望这个车子比帕萨特要好一点,最好是奥迪A6,相对较得体。一方面这个世界需要差异化,才会形成参差之态才会幸福,另一方面希望能够正常一些,这也是我对各位的期待,我希望正常,不要执着。我希望有更加从容不迫的能力而不是意识。


  

从容不迫是能力,而不是意识。事实上开放不仅仅是心态和意识,更是能力,从容不迫为什么是能力呢?大分流时代意味着传播的碎片化、场景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应用的多渠道分发和传播能力的极大性增强。这个时候你发现去理解我们传播对象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思维空间,反而比我们所谓的心、酷,所谓的潮流和时尚显得更为迫切。[详细]

第四:返本开新。

为什么叫返本开新?返本开新意味着什么是我们真正传播的话题,什么是营销的起点。两年前我对互联网提出了以下的一些观点:第一硬件即软件、第二软件即服务、第三广告即内容、第四消费即娱乐、第五信息即媒介、第六社群即个人或者个人即社群。


我以广告即内容来举例。为什么我讲返本开新的时候,返本比开新更重要,因为这是一个万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玩疯狂猜图的时候,疯狂猜图的答案在网上已经铺天盖地了。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互联网的应用形态、APP形态,看到陌陌是不是约炮神器,已经变成LBS了。你没有办法跟上所谓的潮流,我想返本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回到本真、回到起点。这个本真和起点为什么要用广告跟内容跟各位特别强调呢?


我不妨分享一下以前在凡客诚品时的经验。凡客诚品传播的部门是我管理的,我也在会议纪要里面突出在微博里面建立一个模板工具,爱什么不爱什么。豆瓣全民调戏凡客的时候,希望能够迅速主动地激发更多网民的参与,我们能够理解成就凡客体的时候互联网凶猛澎湃的民意和智慧,所以它跟我没有关系。此后又发现黄晓明凡客体,当时我们就发现真正能够让网民去参与的,一定是跟他的生存状态、思维状态、工作状态、情感状态相关的东西。也就是说一定存在着一种东西是能够去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进而去打动人心的。大家会发现,很多人不管是屌丝,还是高富帅,不管是事业有成者,还是苦逼追随者,都能够在这段文案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在所有的关键词里面一定存在着与自身契合的东西。


有人在微博有这样的回复,北漂五年被赋予车奴、房奴、卡奴,也被赋于亲情流离、爱情颠沛、友情失散,很多人看了以后觉得不容易。神回复是这样的:他们在北京五年就有房、有车了。大家知道这就是互联网。我想告诉你所有我们去理解、去表达逻辑或者语言习惯,并不是让我们陷入到艺术人生的潸然泪下,更多是要形成极大范围的切换和传播。如果只是众口一词,毫无疑问就没有任何的传播价值可言。


我们回到人性的起点去理解沟通迹象,理解传播内容,理解所有填充物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把握什么是我们的传播,什么是我们的品牌调性。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永远都有最基础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寻常项目,没有那么复杂。越是这样一个节奏变化非常快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越需要真正的去切入当下的阅读习惯、欣赏习惯、鼠标习惯、行为逻辑。


当你在用一个所谓的动机、职业的愿景,所谓社会的责任来给自己带上一种可以脱逃的责任,可以寻找借口的时候,我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你这个事业的不负责任。我套一句机场成功学的话,别为时代找借口。是不是为成功找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们选择了这条路,从技术和方法论上、从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本真来讲,它从一开始应该被我们设定为不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本身应该是什么?应该是对我们最大的挑战,所以才要开新,这个开新不是高兴的意思,毫无疑问这个开新是创新。们经常讲整合是有诉求的唯一路径和办法是什么?是把所有的诉求整合前行,通过增量来寻求共识,开新就是这样一种增量能力。


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同情心会被滥用,为什么对社会的理解出现事与愿违,为什么很多时候在实施公益项目的时候,觉得难处并不是在于筹款艰难,也不是在分发艰难,而往往是世道人心的不理解。这里面一定有一个环节、一个维度出了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应该向外而足,而应该向内而生。为什么向内而生呢?希望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曾经有媒体让我发表对陈光标暴力公益的看法,我认为暴力慈善的坏处不在于是慈善,还是一种手段,到底有没有合法性和正当性。最大的问题是违背了我们和受惠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我们对一个人最好的帮助并不是以此形成道德压迫。


所以,最好的捐助和慈善是润物细无声,让人感觉不到帮助的存在,让受众者不仅心存善念和感恩之心,还能够油然而生平等的幸福,一种自我激发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夫妇在全球实施计划的时候不仅有产业逻辑,用运营企业的方式去运营基金。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多么天才的想法,现在大部分的公益机构和NGO都能够做到产业化,我反而认为产业设计和所有看到的产品一样,它的前提、研发逻辑、品牌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在讲返本开新的时候,表达的是两层逻辑,什么是人心的起点,什么是人心的原点,什么是这个社会能够形成最大公约数的公序良俗。我们真正去把握这样一种内容传播法则,它能够给我们带来的真实价值是什么,这是我讲的第二层逻辑。第二层逻辑是更加富有效力地去到达,形成与沟通对象的共识、与援助对象的合力、与捐助对象的沉淀和积累,它对我们的考验是在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 [详细]

第五:优盘化生存。

传播要优盘化生存,就是我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公益机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公益机构的价值是什么,我的专业属性和专业能力是什么,我所能够形成的价值增量是什么。我给我自己的定位是什么呢?你们任何人都可以把品牌传播的困惑说出来,我会现场告诉你们怎么做。也就是说我把大分流那么多的场景回到自己身上,我说我是一个优盘,这个优盘要适用不同的场景,要即插即用。就是当我自己定义自己做优盘的时候,我们的公益机构是不是这样的优盘?能不能以最方便的路径和合适的姿态去切入?看到的所有社会生态的关系里,它在哪里都不突兀,在哪里都有独特性,在哪儿都会受到所有人的欢迎和尊敬,在任何场合都会被人重视而不是轻视。


优盘化生存的核心并不是说它是一个标准的插件,更多的取决于优盘的人格。我们不要地去嘲笑和道德的鞭笞,我们可能需要更深层次地去思索,我们的人格到底有哪些可以是形成魅力的标签,又有哪些是可以规避的所在。所以表面上在讲优盘化生存,是希望优盘里的文件是可用的,是能够成为模板的。但是最真实的要求是我们去理解这种所从事的公益事业、所服务的公益机构,我们正在运作的公益项目它真实的价值。[详细]

第六:个性化解决方案。

公益项目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个性化解决方案,为什么是个性化解决方案?为什么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能够成为一种真正传播最有力的武器呢?不仅仅因为个性化代表的是独特、差异,最重要的是当你的个性化成为一种生命的时候,其实它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传播的势能。


你会发现这些看上去能够去接纳、理解的共识其实背后需要的是什么?需要的是更好的专业。这种专业度并不是说发动多少人献血,组织多少人献衣,组织多少人捐助,而是说我们基于自身资源的凭借能力。所有人都能讲出非常好的愿景,但是我们的资源能不能形成合力的凭借呢?所以解决方案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叫商业模式。公益机构我认为是最需要商业模式诊断和商业模式设计的。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传播,这样一个自媒体崛起和商业盛行的时代。我所有讲的这种大分流,就是在于今天公益已经呈现出两极的特征,一种是越来越利益集团化、财阀化、垄断化、马太效应,就是资源容易形成一种平台,而且这种平台会让公益平台得到一切所不应该得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所有我们得到的都是我们不配得到的。


第二个我并不认为它让我们感到一种绝望和悲哀,今天某一位同学说有没有机会做,我说特别有机会,这就是大分流时代。我举一个电商的案例,很多人会说淘宝、京东让更多的垂直电商越来越难以生存,但是为什么会出现野兽派花店呢?有人说这只不过是营销手段,但是这个营销手段何尝不是一个商业模式的机会。价格战是电商主流的模式之后,为什么野兽派花店500块只是讲一个不真实的故事,因为这背后有一个真实的特征,从需要到想要。我们在京东、一号点、亚马逊、当当买书的时候一定是不吝啬比价系统,原价29,当当28,到当当去了。京东大促,打折后是16,马上到京东去了,毫无忠诚度可言。所以这是需要,代表了我们功能的刚性,代表了我们使用的必要。


什么是想要?我愿意,你管不着,我喜欢。你被人坑了。坑了怎么了,我乐意。没有关系。你想想什么人能拦得住你乐意呢?我们想表达这样一种核心意思,就是从需要到想要的变化里面在催生这种机会,可不仅仅是小而美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马云的新商业文明那么容易,它里面有很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全新的产品正在肆意展开,我们发现体验成为了主流。体验成为了这个城市主流的话语形态和支配我们行为逻辑的绝对性的驱动力。


什么是公益的商业机会,什么是新的公益机会?我并不认为去帮助这个民族减掉肥胖和玉树地区穿上衣服哪个孰轻孰重,我认为都很重要。重要的是在于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进步方向,什么是我们自己能够做到的、心有余力。这是我刚才讲的一个词叫资源的合理凭借,什么是我们凭借的合作资源,什么是我们真正应该去倾力其中的商业机会。如果要我做公益,我做了很多公益,但是我从来没有宣传。可能在最近的几年里面,我参与了不少于6个公益项目,我愿意参与,别人问我今天愿意做什么公益事业的时候,我把我自己定义为互联网的布道者。他们说这跟公益有什么关系啊?但是我认为太有关系了,就像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担任19个地方政府的顾问,给那么多政府官员讲课。我如果让他们真正接纳电子商务,接纳这种运营规律,真正促进当地的企业转型、升级、帮扶,这才是真正的用最高的效率去造福一方百姓。我告诉你给这19个地方政府没有收一分钱,但是一讲就是一天。而且有可能上午在给市委常委、省委常委讲课,下午就让他们把当地的民营企业家全部喊过来,我都是全部免费讲课,为什么?我认为这就是公益,这是我对于电子商务相对来讲比较新鲜态的了解,所给我自己带来的公益机会。


我饱受过舆论的非议,我没有狭义地报复这个社会。我选择了一条道路是更加宽容地理解,更加平和地去对待和更加饱满的一种热爱,它会让我自己特别踏实。这也是我对各位的期待,我们怎样去形成我们的魅力人格,并不是说我们要多么有魅力,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理解为什么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为什么新的工业机会就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详细]

第七:传播上的态度。

当体验经济沉淀主流的时候,当我们正在从需要、想要的过程中带来大规模公益机会的时候,我们在传播上的一种态度应该是什么,我认为讲一点方法论是新媒体布局、全媒体引爆,是因为我们需要去真正理解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社交网络,一个是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叫新媒体布局、全媒体引爆呢?我们怎么样让消息的推送更快,怎么样让理念传播地更加讲故事、拟人化、故事化。在更应该看到的渠道里面都出现我们的好声音,我认为我们要准确合理地去运用新媒体,要在全媒体的生态里面去引爆它。引爆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这个时代为什么话题永远是只能被引爆,不能被规划,不能被设定。我们发现任何想操纵舆论的人都会被舆论埋藏,死无葬身之地。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真正去做到三个字“讲人话”。


对于我们自己认为天然正确的东西,往往会出现一种幻觉,这种时候最不容易讲人话。前不久见了一个人,是李冰冰的经纪人。李冰冰担任很多头衔,但是见他们之前我翻了李冰冰的微博,“没有伤害就没有买卖”,关于象牙。我说这么好的事就一定讲的苦大仇深,就是这么充满了温情的东西,为什么变成看到的主效率呢。你说我们李冰冰算什么呢?他们说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劳模,特别敬业,第二是完美主义。对于拍摄、照相、采访都很严格,甚至是苛责、挑剔。这两个词看起来是褒义,其实是贬义。一个是可以远观而不可近接触的人,一个是让我们觉得夹生,而不可亲近的人。他还不如发言呢,担起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大的责任,里面隐然有价值观后来我给她的解决方案是,作为劳模,敬业是这个时代最匮乏的职业精神,对于演员,还原到演员是一个职业,这个职业要有职业道德,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所谓的完美、严格、苛责和挑剔也是这个时代最匮乏的手艺人精神,我们习惯了速食,我们希望速读,我们习惯了以快餐的节奏去信马由缰,但这个时候恰恰需要手艺人精神,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希望让自己更加专注地去看待手中的工作、手中的事情。这里面提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手艺人精神,一个是职业的敬畏之心,我们对职业是没有任何敬畏之心的,说跳槽就跳槽。


我们发现,专注、坚持,这也是今天想送给在座各位同学的,永远不觉得比别人高去妄自尊大,也永远不觉得比别人低去妄自菲薄。我们需要的是专注地去看待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的状态和资源,就是我们能不能做的更好一点,能不能做得更细一点。


我在今天吃午饭时。有一个朋友讲多少人都埋怨他,说这个事做的特别不专业。一个展览做的特别粗糙,他就说难道我要去审人、看现场搭建、做邀请函,难道不应该以他们的职业道德去做这个事情吗?是在哪个环节出错了呢?我指出了他的问题。就在于你首先是不是形成了这样一种标准去管理你的团队,其次你是不是率先垂范让你的时理解你的要求,再次是不是能够统筹到这个项目的关键点,不是让你把关,而是知道什么是关键点。就会去问这么一句,微博的官方账号申请了没有?微信的公众账号是每天推送一条信息,是语言还是文字,注意这就是关键点,就是从新媒体传播的环境里面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一种制度的安排。新媒体除了微信和微博之外,豆瓣算不算,人人要不要。除了这些以外,难道线下的媒体就不是新媒体吗?其实没有新和旧,能够最快到达受众的,能够最有效去接触的,都是我们应该去孜孜以求的。所以这样一个更近一步、更好一点,我们在讲手艺人精神这几个次,在讲敬畏之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原来这些商业模式的要求,人、自媒体品牌的要求,公益机构的要求,其实是一回事。这也是我也敢到这里来跟大家分享的原因,我相信一定有一些逻辑,在我们经验的层面,乃至于审美的层面是相通的。 [详细]

第八:相通的要求。

我称之为今天的品牌是由用户、受众、消费者反向定义的。就是大分流时代,这样碎片化的传播时代和大分流的时代里面,要求我们反向定义品牌价值,并不是我们在这儿灵光一现、充满天才的一现,不佩服自己都不行,这叫愚蠢。最好的办法去理解这样的生态,把我们的智慧贡献到受众当中,我们援助的方向、捐助的方向并不是我们自己简单的去拍板和拍胸脯,而是来自于真实的需要、更高的视野、更宽阔的经验维度和更专业的判断角度所形成的最大公约数。


有人说什么是真实需要?我要锤子,其实不是,是要哪个洞,拿锤子是为了打洞。所以有时候他要锤子不代表真实的需要,真实的需要是挖洞,我不是给他锤子,而是精准爆破,这就是公益机构存在的价值。我们存在的价值并不是行大利、不辞小让,我们需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判断和决策。判断能力要求我们每一个公益机构的从业者都必须是具有企业家的精神。很多时候我们一人身兼数职,必须当机立断。我们面对突发的状态是什么。我们看到寻常的都市生活里面远远不能够轻易去感知,所以独立的判断、独立决策的能力何来,如何形成我们公益的感觉,并不是说我待人特别和善就是说心无分别,言语温和、款款而谈就是公益面目。


要有霹雳手段,但是要有菩萨心肠.我们在做公益事情的时候也是这样,我们去引爆话题的时候,把握的是互联网情绪,理解互联网的情绪和心态,还要理解民众。我们设定民众就像乌合之众。把它作为乌合之众是前提,但是把它作为好人是逻辑。也就是说最坏的结果和最好的假设应该同时是我们心中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这样我并不会因为他的不感恩而暗自懊恼,也不会因为他的感激而欣喜莫名。 [详细]

第九:自我修订。

以消费者反向定义相比,自我修订并不是教各位去练瑜珈冥想、阐修,把一生献给伟大的慈善事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找到自我的所在,真实的心知所安,所以我们说自求多福。我为什么把向内而生写下来,不仅仅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是为数不多的可能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永远去看待自己的内心,为什么说不归路呢?如果选择了这样的人生就不要唉声叹气,就不要每天抱怨。因为这样一种选择不仅仅代表着情非得已,还代表着自己人生实现的可能,一个拥有能力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我今天讲的八个词都在说,分流时代什么是场景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广告即内容;为什么在新媒体里面去布局,去实现全媒体的引爆;如何把握互联网的情绪和时代,怎么样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让自我的理念变成一种广泛的共识;如何通过需求价值增量整合多方利益的诉求,能够形成我们自己的心无分别。[详细]

对话吴声

公益组织搭建网站的战略

曾玮(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中国公益慈善网):我们今年刚刚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联合组织。现在要建立我们自己的网站,由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牵头,在建设初期政府起引导作用,后期会放手给民间机构来做。宗旨是加强团队合作。在此想请问您对我们搭建网站战略的建议。


吴声:慈善公益组织搭建网站,第一个定位是慈善门户。既然定位于慈善门户,就要特别公平、平等地去面对所有你喜欢、不喜欢的公益机构。不管是亲和疏,不管是以时间维度,以项目为逻辑,或者我们讲的以整体慈善领域的划分为基础。其次,在分类属性上应该形成和慈善相对应的大规则和标准,这个规则和标准不是去要求或强求一律,而是在分类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什么是导向。

 

第二,怎么样把这样一个慈善门户形成更好的平台的支持能力。我们要发挥我们信息对称的优势,形成指南、管家、决策小贴士,即慈善小助理的角色。但是能不能表现为APP或微信公众账号,或者在新媒体接触点里面以慈善门户的身份答疑解惑,甚至于在活动上。行业自律这个话题最不好说,不能说行业怎么样,更好的是交流。我们能不能进一步称为慈善从业者的社区。我们一方面要有非常博大的情怀和广大的同情心,另外一方面必须理解慈善公益是专业的细活,是技术活,有很多是需要我们真的相互切磋、沟通有无。


第三,在慈善社区的基础上能不能做行业的活动,什么是规则,什么是话语权,什么是标准,可能是一个沙龙,可能是专业技能的培训班,希望能够从慈善社区进化为慈善的培训机构。这个培训机构知道怎么样去拿到政府的钱,特别清楚怎么拿钱,拿到这个钱去帮助公益机构培养人才,增加专业技能,以后在项目里面定向的支持,类似于天使投资。


第四,成为孵化器,孵化什么?可能是孵化项目,孵化团队,可能是孵化新的一种合作。但是总的来讲,在这里面我们用整个互联网的创业思维,让它成为投资方的品牌。


第五,可以做公益的交易集市。什么是集市呢?怎么样把人才流动、资源整合和项目的聚合形成资源更优化的合理配置。运用B2B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型,让它电子商务化、交易化。


所以我们讲从慈善门户到慈善社区、慈善标准机构到慈善的孵化器或者改成公益。希望呈现更加新媒体化,有没有APP,这个电子商务是微商城独立的B2B官方,有没有微博的矩阵而不是独立的官方微博,有没有基于微博、微信的定期的活动,这里面隐含了很多的新玩法和可能性。 [详细]

如何邀请专业人士加入公益项目

方丹(亚洲动物基金):亚洲动物基金由英国人谢罗遍臣女士成立于1998年,在全球有五个募款办公室,宗旨是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在中国的项目主要有三方面:猫狗项目,动物福利项目和拯救黑熊项目。我们的目标是推动保护黑熊、禁止获取熊胆的相关法律的确立。正像吴声老师说的,我们也认为,九零后是属于互联网的一代,九零后的人基本上都是学生和步入社会不久的非专业人士。我们希望在大量救熊团的团员加入之后能够选出专业人士,包括律师、医生、记者和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还有兽医。有了这些专业人员的参与就可以通过他们做一些活动,策动律师界的响应、媒体界的响应。


吴声:我特别理解,假如我来做这个事怎么做。我们要瞄准这个时代的痛点,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疼,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怕与爱。爱自己是什么?就是说我自己不那么疼,不是一个人在深夜里面独自买醉,也不是让我的眼泪陪着你过夜。


我会讲疼,会围绕疼来做。核心是要通过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一种议题去形成大处着眼,进而到小处着手。一般人说越是大的事情越需要特别具体的切入,但是具体去切入的话会形成隔膜感,人家会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的解决方案很简单。第一会围绕现代人的疼痛,他可能有生理、病理的疼痛,可能有心理的疼痛。疼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态度。


第二,我们每天都在疼痛,这种疼痛要变成微博和微信的话题,是微信朋友圈分享的热点,晒出你的疼,风干你的痛。当这种变成全民公众的议题和话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什么是我们关注疼痛的维度。去理解这样一种疼痛,我们因此会更加珍惜我们身边的人与事和我们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第三在于怎么样把线上活动变成一种公共话题。可能有微博的悬赏,可能有微信的粉丝回复和参与,可能有O2O活动。可以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益媒体、财经媒体,或者是娱乐周刊去办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把这个时代能够在政策框架、意识形态正当性允许之内去形成一些更加富有态度的表达,把它变成一种公共话题。团员则是规则的阐释者、是众筹的志愿者、是线下活动的义工、是我们讲的整个这个社会疼痛理念的宣讲者。所以它很容易做,但也特别难做,难于对自我的要求特别高。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责任、担当、理性、建设性和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自我的能力,去形成跟这个时代的契合,从这个时代的怕与爱去切入,去晒出你的疼,去风干你的痛。[详细]

如何邀请专业人士加入公益项目

梁若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我们做了一个科学育儿平台,是跟教育部合作的网站,版权归教育部和我们共有。网名比较难记,而且非常难以推广。网站的主要内容是由视频组成的,分成零到三岁,针对这一批的父母和小孩。想问吴老师和在座的各位,怎样去推广官方色彩特别明显的教育平台?我们有很多的资源,比如可以跟教育部合办,可以拿到一些媒体的资源,也有名人大使。但是怎么样形成策略和宣传活动?


吴声:我特别抱歉,我知道几斤几量,没有资格去评头论足。我相信我走后你们会非常愉快地嘲笑我,但是在这里面到底隐含了有没有不一样的东西呢?譬如说刚才梁老师在讲的时候,很多人会想中央电教管,教育部,都属于被吐槽的公弃。为什么有资源部能够为我所用呢?最重要的是有真正的互联网产品和思路去理解项目。我并不认为科学育儿平台的科学育儿网是特别好的视频资和我们传播的一种平台。


但是我在想,第一育儿要不要科学,如果是需要的,那么这个品牌的调性是什么?我认为品牌调性应该是时尚、潮流、酷。注意!时尚、潮流、酷比科学更重要。为什么每个女性都爱穿高跟鞋,因为高跟鞋代表了一种挺拔,代表了超越梦想,代表了是给予潮流是风也是力的资讯。科学育儿并不是到底几点钟喂奶,到底应该不应该买国外的奶粉,到底应该不应该给小孩吹电风扇还是空调,这应该是变成特别生活方式的表达。假如我来做科学育儿的话,第一步是教育怎么去海淘。所有的母亲都不吝啬在育儿上的花费,但是你在亚马逊海淘以后,不管是UPS国际快递以后,仍然比国内便宜一半多。


所以还有比这样一种价格更加能打动母亲的吗?所以科学育儿的第一招是如何科学地去采购母婴用品,注意这就是生活方式。


为什么背小孩的东西五千多块钱,我告诉你现在1600块钱就能买到了。我记得去年到香港出差,一个朋友育产期,我根据她提供的单子给她买,一定要到香港某个地方去买东西,这就是一个母亲关心能不能给予最好、最真、以及最值得的东西给她的小孩。所以我们会闯关,为什么是两袋奶粉。我们不要小看,可能一听吴声在这儿忽悠。要永远让母亲最能够接受的姿态,比如我要回答的问题第一条是小孩要不要让他看iPad,iPad mini、iPhone是不是真的伤害他的眼睛,我告诉你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这一代人是同样的起跑线、同样的生活环境。当我们在说模拟和数字的时候,这一代人生而数字、高清。你跟他讲模拟电视,别逗了,什么是模拟电视。他从生下来第一瞬间开始,认为一切都是可以放大缩小的,我们需要去理解这个东西。


假如我有一个视频是解决方案,譬如我们认为三岁最好的读物是什么,一百个普通人和一百个业界领袖,他们心目中三岁最好的读物是什么?一段视频。非常有趣味且符合社会化协作的需求和口碑传播、社交网络里面分享的需求,然后你上传。三岁的时候你给你女儿看的是书,到底是《窗边的小豆豆》,还是《格林童话》,也就是在定义里面并不是讲传统。我们科学育儿要限制孩子看电视,就这一句话就不容易传播,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正确的废话。我们要讲限制看电视不是这样的,当电视变得让我们越来越愚蠢的时候,什么是电视最好的反击?我们推排名第一的是什么?排名第一的是在郊外的活动,排名第二的是还不如用iPad去玩游戏。你会发现他把小孩、家长拉进来的时候,他形成了一种改良,而不是革命。革命不同痛,而且很难在实践中真正落地。改良是一种次优形成最后优的渐进,它的一种推广和定位,在这个过程中儿基会和教育部所有的资源隐含在里面,并不是我去推送给他,实际上让他自己去搜索。更多iPad应用解决方案请搜索三岁阅读关键词。但是我们希望你下载,我们建议你调到三号字,这就是科学。


如果我们切入的方式是海淘、科学购买的时候,告诉你没有海淘怎么办?淘宝的空姐代购,难道这不是非常新鲜、非常潮流、非常酷的一种深入方式、购物方式和互联网的消费形态嘛。至于我要达成的目的更加简单,比如我们用媒体干什么,我们评选解决方案,评委是谁,评委是儿童,而不是所谓的专家。像我就是专家,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部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没有用,谁理你。让儿童来评,选择10到12岁的人来评过去的书,10到12岁就有记忆能力、辨别能力了。可能玩的活动是乐高。我们现场来评选,让人用印象笔记直接在上面做,培养协作,让母亲和儿子一起做。我想所谓的科学一定代表着冷笑话,它不是热心肠能解决的。所以这个名字我建议要稍微改改,把它作为副标题。我保留它,但是变为副标题,主标题是什么?可能第一个是iPad可以这么玩,第二个是玩转你的乐高,第三个是科学购物尽在海淘,第四是当育儿成为攀比和炫耀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看待儿女,第五可能是所谓的科学一定蕴含的是一个笑话,官方微博就像我的前任是极品,它是吐槽的,晒一晒你见到的东西。你们那边是怎么做月子的,做月子最欢乐的笑话是什么?红糖加鸡蛋的世代有没有过去,还是鸡汤时代嘛。我没有告诉你结论,也没有资格给你结论,但是我相信一定在全民HIGH的时代,你们吐槽,就是科学育儿的过程与传统的育儿经斗智斗勇。


把我们所谓的工序、方法论、普教的平台变成新的玩法,现在的时尚辣妈,八零后都已经三十几了,各位要警惕。让这些时尚辣妈不得不全情投入和全身心参与的东西。但是要去说教化、去产品化、去资讯化、去平台化,因为你永远没有办法替代一切,所以有这样一本书推荐你们读一读,是伟大的学者周濂写的,是《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详细]

讲堂嘉宾


吴声,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研究专家,商务部国家电子商务咨询委员会委员,目前担任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中国电子商务产业联盟执行秘书长、东方风行集团总顾问、罗缉思维总顾问。吴声出任多家名校的顾问和兼职教授,提出的主要理论有“大分流”、“体验经济”、“消费者反向定义品牌”等,为各级政府、公益组织、研发机构及各类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战略咨询和基于互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

栏目团队

监制:翟红新、李玉霄

策划李倩苏苏

主编苏苏

编辑张瀚宇刘淑芬于何、陈萌

联系邮箱qqgongyi@qq.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腾讯公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