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期

王崴:跟随绿色和平去北极

王崴:跟绿色和平去北极

作者/王崴编辑/刘淑芬【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2013/04/11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面积持续衰减,更令人痛心的是,八个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却虎视眈眈争夺起北极丰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这种局势下,绿色和平组织的北极科考显得尤为纯粹。2011年9月,我有幸被选中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当年的科考报道中。此次北极科考的主题是测量北极海冰的厚度,为气候变化提供确凿依据。

01

登上环保“战舰”——极地曙光号

“极地曙光”号曾立下汗马功劳,先后去过15次南极和12次北极,集合了“联合国”(船上目前29人,来自15个国家)、战舰(执行本次任务前,它刚结束阻止格陵兰西海岸海上石油钻探的行动)、科考基地、漂浮的宿舍、海上餐厅等各种功能。

绿色和平的“极地曙光”号

9月13日下午,我乘坐的飞机在本次科考出发地——世界最北端的城镇朗伊尔降落,本次科考的项目主任、20多岁的年轻姑娘Frida早已在机场等候。

我们坐车来到港口,登上快艇,不消两分钟,就开到停在山崖脚下的“极地曙光”号身边。船上的29位工作人员,国籍各色各样,但个个和善温厚,富有团队精神,更身怀一技之长。有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船长丹尼尔、网络工程师尼尔等,还有来自全球媒体、大学、公益组织的“各路神仙”:剑桥大学博士提尔和尼克(科考的核心人物)等。

“极地曙光”号不到50米长,内部结构却相当复杂,细分成许多小房间。我住的客舱,大约3—4平方米,住两个人,上下铺。小房间里除了床、沙发外,还配备洗手池等。船舱每层有四个卫生间。外面寒风刺骨,整个船体内却保持在18度的恒温,很舒服。船上的工作室内可以上网。

14日白天,我上岸去逛了逛朗伊尔。朗伊尔人口不到2000人,生存环境相当恶劣,夏天极昼,冬天极夜,山上只长地衣苔藓,所有与生活有关的物品全靠船只从遥远的大陆运来。

讽刺的是当地的皮草店,皮草店内有完整而硕大的北极熊皮,平平地钉在墙上,出售8万挪威币(即10万人民币),但熊皮是从加拿大进口的。因为在斯瓦尔巴群岛地区禁止捕猎北极熊,而在加拿大,捕熊、海豹却是合法的,政府会颁发准许捕猎的执照。…[详细]

02

飞越北冰洋 完成目标海冰测量

飞机升空不久,我们就来到无冰区和海冰区的交界处,眼看冰块越来越小、越来越稀,最终完全消失,我心里不禁忐忑。50年来,北极海冰面积已缩小了一半。照此速度,20年后,每年夏天,北冰洋将成为“无冰洋”。由此引发的灾难式连锁反应层出不穷:北极熊无处栖身,灭绝似成定局;永冻土融化,释放出千百年来积聚的有毒物质……

科学家利用绿色和平的一架小型直升飞机挑选合适测量的目标海冰

9月15日,船进入格陵兰岛和斯瓦尔巴群岛之间的海冰区。海冰区迷雾笼罩,任何声音都没有,好似月球。船在浮冰区行驶很危险,海冰较厚,而极地曙光号很小,如果去破冰,船会非常颠,船长小心地驾驶着船在冰块间的缝隙内行。

我上到甲板,海冰像油脂碎块浮在水上,面积都不大,最常见的差不多相当于一间客厅。随着船驶过,紧挨船舷的海冰被撞击得沉沉浮浮,露出下面深藏不露的海水。神奇的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海洋是蓝色的,北极的海水却一团漆黑,像一滩墨汁。

下午,提尔发现了一块足够大的冰,近100米长,冰面上长着两条冰脊。提尔、尼克、马修迅速下到冰面上,将传说中的神器——激光3D扫描仪支起来,扫描冰面形状。

为了寻找更多适合采样的浮冰,提尔和尼克还利用绿色和平的直升机飞上高空,俯瞰搜索。这两天,他们共找到13块适合采样的浮冰,完成了厚度测量、3D图像扫描工作。测量人员表示,弗雷姆海峡北纬79.30度的海冰厚度基本处在1.5—2.0米范围内,这个数值相当低。…[详细]

03

北极霸主意外造访 人与熊互相好奇

在安静如月球的北极,我们能听到熊的呼吸。它喷了一个响鼻,就像在我们耳边。

一只北极熊登门造访“极地曙光”号

17日,我们正吃晚饭,大卫突然跑下来大呼:熊来了!大家疯了般跑到甲板上。这是一头健壮的公熊,毛发呈淡奶油色,腿脚粗壮,从容不迫地向船靠近。大家深深陶醉于熊的光环中,嘟囔着:“太棒了……不可思议……再近点嘛……”

北极熊十分敏锐好奇,可以在50—80公里外嗅到船只的气味,一路寻来,同时,它又很谨慎。今天来拜访的这头熊走走停停,不时抬起鼻子细嗅味道。最后,它在离船舷约10米远的地方徘徊不前。它还对科学家留在冰面上的标致球产生了兴趣,把球含在嘴里轻轻咬,却并没咬坏,想来只是品尝了一下味道,不合口就放弃了。

最后,这头熊退后到离我们大约100米远的地方,趴在一座冰脊上开始睡觉。约一小时后,它起身离开,消失在无边无际的北冰洋中。…[详细]

04

无污染航海:除了垃圾处理,连航行速度都有讲究

国际海洋法规定,除了塑料,其他所有垃圾都可直接倾倒进海水中。然而,对于纯净的北极海洋,任何人为污染都令人心痛。

此次科考旨在倡导环保,除了垃圾处理,连航行速度都有讲究

此次科考旨在倡导环保,我也亲身体验了一次无污染航海。

“极地曙光”号上的生活垃圾分成塑料、玻璃、金属、纸、食物、其他六类,有专门的垃圾处理员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储存,并定期用压力锤压缩(食物垃圾除外)。压力锤的力量高达1万公斤,可以将垃圾挤压到一个很小的体积。等船结束任务回到荷兰后,这些垃圾被送到当地垃圾处理厂,循环再利用。

食物垃圾被倒进海水里喂鱼,但并不是倒进北极海水,因为北极海水的温度太低,食物残渣进入冰水后无法散开。当船向南行驶到较温暖的区域,水温达到零度以上,才倒掉食物垃圾。

“极地曙光”号使用柴油燃料。通常船航行的速度越快,燃料消耗率越大。为了节省燃料,减少废气排放,“极地曙光”号将船速控制在较慢的水平上,尽可能提高柴油燃烧效率。

然而,整体形势却令人担忧。随着北极海冰消融,曾经冰封的北极西北、东北航道自2010年打通,越来越多的货船和油轮从北极驶过,航行中产生的生活、燃料污染在所难免。…[详细]

结语
  9月19日,我结束了此次考察之旅。我登上快艇,一转眼,“极地曙光”号就被抛在了后面。它还要迎接新的任务,我不能亲历,但我知道,在那条小绿船的肚子里,还在上演着生动的故事。

您觉得本期故事如何?

0
不错
0
很好看
0
期待更好

本期人物


王崴,腾讯网新闻频道图片编辑。

征稿启事       更多

不管你是偶然与公益结缘,闲暇时做做志愿者,还是专职从事公益事业,只要你有公益故事,腾讯公益都热烈欢迎您,加入到《我的公益故事》栏目中来!
优秀作品将被制作成专题,作者有机会优先参与腾讯公益线下活动。…[详细]

投稿方式:

1、发邮件至qqgongyi@qq.com

2、发私信给微博“@腾讯公益眼”

3、添加“腾讯公益”微信投稿。

话题微互动      更多

栏目团队

支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监制:翟红新、李玉霄

策划:李倩苏苏

编辑:刘淑芬于何张瀚宇

版权声明:

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联系邮箱:qqgongyi@qq.com

本期责编:刘淑芬
联系QQ:1165129726 电话:010-82155785

扫二维码,关注腾讯公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