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说明
1 2 3

讲堂嘉宾

傅琳,联想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
段德峰,润森德企业社会责任机构总裁。
蒋贇,工业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专家,现代基金会中国区合作高级经理。

本期读点

  • ·社会是一个负责任的有机体,各类组织是它不同的器官,只有这些器官发挥优效功能,一个社会才会健康长寿。

  • ·新媒体快速崛起的时代,给我们面向公众筹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可能性。
  • ·我们希望企业有一些改变自身的行为,可以让它变得更加绿色,或者更关爱社区,更加关心下一代的成长。
  • ·当前捐款市场需要非常透明,需要高质量的服务、需要真正的从社会需求出发。
  •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目标战略和优先领域,并会在这个领域找到我们的合作项目或者社会投资。NGO组织,可以从优先领域和战略执行这些方面去影响企业。

学员剪影

嘉宾讲演

嘉宾讲演录

傅琳:IT和创新是公益的两只翅膀

今天非常有幸大家沟通。公益传播官我是很有感情的,我从业就开始做市场然后转做企业平台传播,后来兼做企业筹款和企业传播的可实施发展的理念。今天我非常有诚意来跟大家交流。我首先先抛砖引玉跟大家分享一点联想的案例。


联想最大的案例是2005年收购了IBM走向国际化。2013年有三件事值得庆贺,第一,我们是世界最大的PC厂家,第二,经过5、6年的努力达到了财富500强第329位,第三就是我们的业绩营业额达到了400亿美金,50%都是外国人帮我们挣到的,我们非常欣慰为中国的国际化做了更多的努力。联想从07年有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个独立的部门,我们的终极愿景是世界因联想更美好,我们愿意走向全球为各界人士增加正能量。


在联想“科技赋能行动改变中国”社会责任的理念下,我们做了三件事情,其一是责任管理。中国是特别特殊的市场,我们在全球市场里属于新兴市场,处在快速发展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我们以前经济粗放发展,造成企业发展也不是很有序,大家知道企业出了很大的问题。比如牛奶、胶囊、奶粉事件、汽车事件等等都和企业核心责任有关,所以联想把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放在责任员工、责任产品和责任供应链上。其二,通过公益创投的方式缩小数字鸿沟、教育、环保、文化保护赈灾领域的NGO,探索社会力量的发展新模式。其三是利益相关方沟通,愿景和科技赋能是我们每年工作围绕的方向。


我们最近在研究CSR到底什么叫成功,我们选择什么样的CSR项目来做?我们初步探索出来框栏,评估CSR项目,如果NGO有些项目找到我们,我们一定会把它放到这个框栏里面。首先这个项目联想的有始有多少可以参与?员工、产品、技术、服务、市场。另外它对社会有什么影响?能帮助社会解决什么问题?从个人、公司、行业、社会角度改变,中间象限项目是我们需要的项目。所以我们觉得企业社会责任对每一个企业来说重要的。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刚才提到了三方,社会、政府、企业到底有什么职责?这个问题太大了,德鲁克大师说社会分成三大部门,社会是一个负责任的有机体,各类组织是它不同的器官,只有这些器官发挥优效功能,一个社会才会健康长寿。知识社会需要发挥不同的功能并能协调配合的三种器官或者三大部门,第一部门是公共部门,即政府。第二部门是私营部门,即企业,第三部门是非营利组织,或者是成为社会部门。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你们,最大的使命是改变,改变从公众、企业和政策三个角度开始。 [详细]

蒋赟:NGO筹款体系和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建立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跟这么多的专家进行交流。我过去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做过项目,负责项目整体的规划,包括成型,包括评估,后期我又负责在中国的企业的筹款,包括企业合作。所以可能我会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企业和NGO互动,包括筹款体系建立等等,可能有一些思考,有一些实践,也做过总结,今天跟大家一起分享。也希望可以跟大家有更好的交流。我相信中国的NGO和基金会也有很好的实践。


达尔文讲过这个星球上存活最久远的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把这句话放在这儿,过去这么多年来到现在,无论是NGO还是企业,还是公众,包括国家都在面临很多新的东西。既有机会也有挑战,如何抓住这些机会?比如像一些新媒体或者移动平台的出现,怎么抓住机会让各个机构的愿景在这种新的环境下适应的更好?这是大家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讲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我的理解,一个比较专业化的NGO的筹款体系在一个机构内如何建立?第二部分讲NGO和企业建立一个可持续的关系应该是从哪些层面进行考量。第一个部分,可大可小,根据自己机构的情况,如果是全国性的,那么年收入有上亿的,这样的机构可以建立的东西更多一点。如果你本身是一个初创型的NGO的话,可能更适合自己的愿景。我就是专注在某一人群,或者某一个方向,专门做这一块,在现在这个阶段有这样的一个思考或者实践就可以了。各个机构无论是像红十字会,或者是扶贫,或者是机构都有自己的战略愿景,想通过机构在自己的领域里达到或者改变一些目标。在这样大的愿景下,我们所谓要做专业的筹款体系一定是服务于这个机构自身战略愿景的。在这个之下可能有三个层面上的分解。 [详细]

段德峰:中国个人募捐市场将快速崛起

  

今天更多的是谈话交流,不是很严谨的演讲。主要就几点关于公益组织筹款的思考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并不是每一个NGO都适合向企业筹款,但是每一个NGO都适合向个人筹款。我曾经遇到过很多初创的NGO组织,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递很多材料给各类企业或个人,但最后却一无所获。这很正常,因为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正在努力开发的那个“市场”不是为他们准备的,而是为一些已经相对规模化或者内部机制相对成熟的机构准备的。


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看待中当下在及未来的筹款市场?我个人判断,五年之内中国个人筹款市场会非常迅速地崛起。过去中国大多数NGO(含基金会)做的一件事就是定向筹款,很多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其实干的也是非公募的事情。但是,今天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快速崛起的时代,给我们面向公众筹款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可能性。


雅安地震时,一位企业老总召集十个高管开会讨论给雅安捐钱的问题,捐给谁?十个高管一致说当然是捐给“XX基金会”了。最后这家基金会根据大家的意见捐给了这家基金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赢得公众就是赢得企业,因为企业的员工、管理者都是公众的一个部分。[详细]

案例分享

麦圈换物

麦圈换物:麦圈换物:我们麦圈换物是一个手机APP倡导的是最时尚的低碳生活,我们有一句口号叫除了爱情什么都可以换。我们这个项目理念就是来源于现在大家处在一个过度消费的阶段,每一个消费的东西都会产生额外的碳排放,对地球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在想有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让你少买,或者租东西,让每个人可以喜闻乐见的践行低碳生活。我们想到了很多生活闲置品,别人那里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用,这样可以在大家不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情况下实现低碳消费合饯行低碳生活。 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手机APP叫麦圈换物,我们是一个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换物社区。可以拿你自己的物品换到麦圈,再换到别人的闲置品,在物品交换过程中成为低碳生活的行使者。你可以发布你的物品,然后是发现物品,你可以按照物品的类型、时间、距离你的远近去找你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别人也会发现你的东西。然后你可以跟物品主人交流,过程中可以跟他交换。我们邀请大家一起加入到换物过程中。


我们APP有几个特点:时尚、便捷、公益。


时尚就是,我们有别于传统的网络开发市场,我们把低碳换物随时随地有闲置就可以拍下来跟别人交换,让低碳化生活无处不在。第二点我们希望你的闲置品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产品有很大的好玩儿设计,大家知道物物交换有一个壁垒,我有一个iPhone手机,你有一个Noe2,大家直接换很麻烦,所以我们选择了虚拟币,麦圈,鼓励大家交换,把你的东西可以换成麦圈之后,拿着它可以换别人的东西,这个过程是更方便大家做到物物交换的真正的分享。同时我们采取了竞拍机制,可以给你的商品设一个价格,比如说零麦圈,1麦圈,大家喜欢就可以加价,我手里有足够的麦圈就可以去加,这个过程中会真的感受到,这个东西分到我这没有价值,大家加价过程中你是可以感受到大家很喜欢它很需要它,所以你会慢慢认识到闲置交换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 [详细]

Action For Kids

ActionForKids: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儿童福利的NGO。是关注留守儿童的项目。


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有三个数字,第一个是根据官方调查报告,我们国家现在有留守儿童人数大概是6100万。第二个数字是60%,也是官方报告中提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60%。第三个数字,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教育部长指数,在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中,在中国每一天平均有80个农村中小学消失。


根据我们对留守儿童的了解,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每年持续增长,社会快速发展,为什么留守儿童福利保障仍然不足?二是为什么留守儿童没有足够平等地分享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这两个问题我在筹建这个团队两个月没有想到答案,但是我们想出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糖果计划。硬件解决方案就是我们用集装箱改造,针对它的内部和外部改造,改造成一个舒适、安全的给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空间。


集装箱可以很漂亮,可以很舒适,很吸引人。我们选择集装箱做我们的硬件,作为一个基础设施的形态,是因为集装箱很有好处。比如它环保,成本很低,可以移动、可以组合。比如我们这个中心不需要的话可以搬走到其他的地方,所以说有很多优势。一个是软件解决方案:软件解决方案有三个方面。第一就是我们自己的教育项目。我们根据之前的经验研发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标准的也是适合留守儿童的教育项目。比如课外辅导、亲子教育,周末兴趣培养类的。[详细]

案例分享

往期回顾

第4期:林克,纪实摄影的社会责任

第3期:吴声,大分流时代的公益传播

栏目团队

监制:翟红新、李玉霄

策划李倩苏苏

主编苏苏

编辑张瀚宇刘淑芬于何、刘雨凝、翟耀涛

联系邮箱qqgongyi@qq.com



扫描二维码,关注腾讯公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