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公益人才困境解决之道
过去30年中国公益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人才问题仍是困扰公益行业的最大短板,人力资源缺乏成为制约公益事业发展的瓶颈。7月12日腾讯燕山大讲堂之最公益讲堂在深圳慈展会场举行,探讨如何改善公益事业人才缺乏现状,求解公益人才困境解决之道…[详细]
本期嘉宾
康晓光 (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
 李 劲 (万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基金会中心网副理事长)
 宋 波 (友成基金会副秘书长兼社会合作部主任)
 窦瑞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

公益人才困境解析

李劲: 薪酬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李劲:人才有一定的市场性,如果资源相对充裕,人才相对是自动流过去的。我们会发现公益人才大多聚集在国际机构,其次是企业基金会多一些,这两个地方资源相对充足。人才匮乏问题特别头疼的是一般的NGO或者是草根NGO。薪酬待遇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虽然不是绝对因素。[详细]

康晓光:公益人才面临“流进”和“流出”双重困境

康晓光:公益人才现在的困境是双重的,一个是人才流不进来,一个是人才流不出去。表面上看人才流出去了是个坏事,实际不是,人才能流出去是人们愿意流进的一个条件。现在公益行业面临非常可悲的局面是,在公益界领域中的从业经历是公益人跳槽的负资产,而不是加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你光想着怎么把人引进来,但让人进来后如何有一个更好的天地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详细]

窦瑞刚: 捐赠者不理解和制度不支持是公益人才困境两大结症

窦瑞刚:一个成熟的领域人才有两个特点:一是这里的人才足够多,并且能力比较强;二是外来的,愿意加入这个领域的人才比较多,这个领域是充满着希望,大家愿意来。公益领域存量资源不多,能力不足,外来资源基本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导致人才总量上不去,国内最重要的问题是:第一,捐赠者的不理解。捐款者认为公益就是献爱心,谁都能干,不需要专业的人员,认为公益从业者也不应该拿捐款的一部分当工资、行政成本;第二,制度不支持。除了规定有10%规定的控制以外,另外一个控制就是不得超过当地社民工资的2倍。[详细]

公益人才困境解决之道

公益行业要求高人才,需要公众的了解和理解

李劲:公众的更加宽容与理解很重要,因为公益界人才匮乏的一定原因是因为稀缺,这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这是需要理解的。公益行业要求高人才的另一个方面是专业性,高的专业性要求高的资源配置,公众需要了解和理解在公益界不仅仅是一个献爱心的地方,更是一个极具专业化的地方,而专业化是对资源更高的需求,公益界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而是一个有专业能力的爱心人士汇聚的地方。[详细]

解决了草根公益组织的问题是前提

窦瑞刚:光考虑基金会,光考虑“百人青年领袖”还是窄了一点,要更多的考虑草根的公益组织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解决人才问题。一味关注精英人才培养解决不了中国公益慈善事业的任何问题,解决了草根的问题才能解决。[详细]

两手抓:增加人才储备,增强行业吸引力

康晓光:人才困境最主要的是因为这个领域发展非常迅猛,对人才的需求特别大,而原来的储备又不够,所以供不应求的问题应运而生。公益人才困境解决的办法:一是增加人才储备,二是增加行业吸引力。仅仅强调爱心肯定吸引不到足够的人,能否给从业者带来更多的收入、更多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多的社会尊敬,这是硬碰硬的东西,否则光讲爱心、光讲奉献是没有用的。这讲的是大问题[详细]

树立行业专业性是解决人才困境的关键

李劲:刚才谈到人才培养问题、专业性问题,人才为什么流不出去?是因为大家觉得公益行业没有门槛,因为没有专业性。第一,我们需要够建立行业内人员基本的执业能力,培养他们的职业化水准。第二是建立职业水准。行业有了门槛后才能获得尊敬,才能过有体面的生活。[详细]

建立公益行业发展产业链,“先发展”带动“后发展”

宋波:刚才谈到产业链的问题,那么公益组织是不是应该有产业链?如果在产业链里基金会能够扮演资金提供者的角色的话,我相信基金会的发展会给草根组织的发展带来源泉,如果没有这个源泉,草根组织去哪里?除非开放公募,大家公平竞争。在这个逻辑下,如果基金会的发展都往资助型的基金会或者基金会都能够做强做大的话,他能够给这个行业带来更多的资源,所以才会产生我们希望加强基金会的发展。 [详细]

推荐收听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监制:翟红新、王齐、窦瑞刚

策划:李玉霄、贺国帅、傅剑锋

主编:杨子云

编辑:陈菲 制作:陈菲

微博:http://t.qq.com/yanshanforum

电话:010-62671215

邮箱:yanshanforum@qq.com

QQ群:19071221

出品:腾讯新闻、腾讯公益